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君子之交淡如水 崇“亲”尚“清”两相宜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仁涛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04日 23:48:36

更多

公权与资本的“亲”,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共建共享理念。

  理清政商关系,或者说公权和资本的关系,是历史性和世界性难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亲清论”,为中国新型政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理君特别邀请到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仁涛老师,从历史和现实多个角度对“亲清论”的重大意义进行解读。

  众所周知,政府(权力)和市场(资本),历来都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也是两种最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然而,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既是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历史和现实表明,权力和资本往往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一旦跨越边界,就容易产生腐败和丑恶。

  201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将中国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亲清论”,令人耳目一新。“亲清论”的提出,深刻揭示出新型政商关系的本质,标志着习近平新型政商关系思想正式形成。科学把握习近平新型政商关系思想的内涵,对于引领新型政商关系发展,净化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回顾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对于“生意人”(“商人”或“资本家”)的指责似乎也从未停止过。所谓“无商不奸”“囤积居奇”“唯利是图”,资本家浑身上下充满着“铜臭味”等等是也。诚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jpg

  正是基于这种对资本腐败性和丑恶性的片面性认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权力和资本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代表资本一方的各种私营经济便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权力处于主导地位,资本成为消极被动的被革命的对象。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年代,权力和资本的界线非常清晰,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清而不亲”的关系。为了压制甚至要消灭市场与资本,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管理一味突出政府与公权的作用,资本或市场被简单归结为丑恶事物,根本不允许其生存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活力逐渐复苏,资本开始活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得以确立。然而,资本的放活并没有与公权规范相匹配。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滞后,全能政府的管理模式被移植到经济管理体制中,为权钱交易留下生存空间。由于民营企业家掌握资本,政府控制行政审批权和监管权,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维护既得利益,资本和权力双方往往容易达成内部交易,倾向于搞所谓的“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久而久之,公权腐败问题就日益凸显并成为国家治理的顽疾。这样,权力和资本的关系就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清而不亲”转向市场经济时代的“亲而不清”。

  实践表明,无论是“清而不亲”,还是“亲而不清”,都不是权力和资本的正常关系。如果说前者明确地划定了权力和资本的界线,全面拒斥和清算资本,害怕资本对权力的侵蚀;那么后者则大胆地模糊权力和资本的界线,全面跨越权力和资本的边界。在今天,权力和资本面临“亲而不清”难题,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存在“坍塌式腐败”的重要诱因。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政商关系“亲清论”可谓一语中的,切中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要害,尝试扭转公权与资本关系的演变轨迹,重构政商关系或者说公权和资本的关系。回溯既往,习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在《之江新语》之《要“干事”,更要“干净”》中就指出:

  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温水效应”之中。

  到中央工作以后,他对此更是多有论述。尤其在“亲清论”得到中国政界和商界全面消化之后,资本和权力关系便不再是零和博弈。虽然前者从属于私人领域,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宗旨;而后者属于公共领域范畴,立足于公共利益。但两者可以在达成共同的发展理念下实现双赢。

01.jpg

  “亲清论”要求不同主体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政企关系、政治生态与企业廉洁文化的关系。公权主体要在掌舵的同时做好服务,担负起公共政策制定者、市场秩序维护者、宏观管理把控者、外部效益消除者及收入差距再分配者等角色,为企业发展和良性竞争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家做大做活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在寻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同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新型政商关系的本质诉求,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攻克的时代难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权与资本间既存在相互协助的必要与可能,又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资本和公权是最有效的两种资源配置手段,但是,单纯依靠其中任意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资本过度追求私利,曾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种下恶果;另一方面,福利国家和行政国家的失败是公权强势的惨痛教训。可以说,公权与资本混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优先选择。但是,两者的关系绝不再是一笔糊涂账!

  “亲清论”为平衡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指明了方向。公权与资本的“亲”,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共建共享理念。一方面,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之间不要“背对背”,领导干部要亲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面,企业家要信任政府,积极与政府沟通,承担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公权与资本的“清”,就是要划清界限,拒绝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勾肩搭背”,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忘于江湖。崇“亲”尚“清”两相宜。习近平新型政商关系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政商关系时代已经到来。

标签: 资本;政商关系;公权;权力;习近平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3/W0201703048511698331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