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学习有理微观点(15)丨有了"一国"才有"两制"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飞来峰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6月28日 14:05:40

更多

香港在落实“一国两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将它实实在在地落实。经常要提醒自己,有了“一国”,才可以有“两制”。

140.jpg

  董建华:绝大多数香港人明白,有了"一国"才有"两制"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年之际,董建华在香港接受了参考消息报记者采访,在回答“您如何看待‘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以及香港的变与不变?”时,董建华说:

  香港在落实“一国两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将它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这样的想法、那样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但是,绝大多数香港人知道“一国两制”的落实对香港太重要了,所以我们香港人都会支持“一国两制”。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要提醒自己,有了“一国”,才可以有“两制”。不能说我就是关心“两制”,有了“一国”才有“两制”,我认为绝大多数香港人知道这样一件事情。所以“一国两制”今天才能够在香港这样落实。

  “一国两制”怎么样体现出来的?你去看好了。其实香港人的生活常态啊、习惯啊都没有什么改变。大家很自然地在生活、在过日子,社会是比较稳定的、是在发展的。在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会一起去处理问题。

  我们的法治很牢固。这个中央不但看到,而且在这一方面用最大的决心来确保法治。

  变的是讲普通话的人多了很多,是大家开始对国家去了解了,去更多地接触了。特别是经过人员方面的交流、经济方面的互动,对国家的了解更多了,认识到国家的进步发展很快、很好。这是一个大变化。

  以前,香港的经济要靠同美国、欧洲的贸易;现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依赖更多的是内地。这些都是大变化,而且还在持续。所以,整体来说“一国两制”在香港很成功。“一国两制”给了我们很多优势。我们要谢谢国家、谢谢人民,我们要更好地去利用这个“一国两制”的优势,为香港、为国家的发展去做得更好。

  ——摘自参考消息网2017年6月28日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理论创新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南,一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二是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是提出“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的深化。四是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实践创新使党的建设迈出坚定步伐。一是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二是制度治党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制度治党的标志性成果,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具有标杆作用。三是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多少年来一直遏制不了的腐败现象多发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四是强化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   

  党的建设新成就带来深刻启示。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坚定政治定力、富有担当精神。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有科学思维、正确方法。三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厉行认真严细、倡导长抓实干。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28日


  中共最新形象是怎样炼成的

  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共更加坚强有力、成熟自信,也更加开放包容、清醒睿智,展现了鲜明的时代新形象。那么,中共的最新形象是怎么炼成的?

  这取决于中共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   

  这源自于中共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彰显了固有的政治本色。

  这得益于中共更加注重与世界对话,增加了外界的了解认识。

  这归功于中共拥有一位杰出领袖,释放了内在的精神气质。

  96年历史,68载执政,8800多万党员,这些特质使中共自然能够傲然挺立于当今世界政党之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6月28日


139.jpg

  达沃斯论坛聚焦人工智能

  人与智能如何相处?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可持续、更高效的生产方法和工艺,以转变工业生产?在颠覆性科技创新中,怎样才能让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6月27日,第十一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在中国大连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里,人工智能将是被反复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

  前不久,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也在大连向媒体公开了其最新研究。该研究显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提速至7.9%。该研究的结论是:当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不只是生产率增强工具,将有潜力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雁、百度总裁张亚勤、美国印孚瑟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维学等业内人士在本次论坛中深度讨论了这个话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赋予人工智能更高自主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其决定符合人类的利益。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提升原本东西的效率,而非要把原本的东西‘灭掉’。”

  孙丕恕在论坛现场发言时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他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以浪潮为例,本来是新动能的企业,却要转变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企业。”据悉,为了适应发展潮流,浪潮集团基于大数据的实践和积累,独创了“公司+创客”的模式,即围绕“数据生产—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的产业链条,以天元大数据为依托,支撑A创客即从事大数据应用和开发的创客和B创客即从事大数据采集的创客创新创业,形成完善的大数据双创生态链。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6月28日


  基层党建能向共享单车管理学什么

  共享单车公司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等,以精简的人力投放来管理巨大数量的单车。那么,上海基层党组织能否同样利用大数据,更好、更高效地管理和服务党员,并让更多新生力量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呢?

  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 让组织精准服务党员

  基层党建面临很多有待回答的基础性数据问题。比如,哪些人群需要基层党组织去重点走访和服务?哪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哪些党员需要精神上的激励,哪些党员生活在贫困线下?哪些党员热心公益,哪些党员有专业特长?这些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梳理,找到答案,就可以为基层党建提供更精准服务,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优势,让城市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心中真正的心灵驿站。

  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对于基层党建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数据时代如何推动党务公开?二是党组织能否通过利用数据为党员群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服务?三是大数据时代基层党组织如何树立更加开放融合的创新理念?

  了解党员个体差异 追踪党群干群关系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开展党组织建设,加强大数据服务职能,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客观要求。第一,推动基层党建柔性化。大数据有利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管理。第二,推动基层党建科学化。大数据有利于科学评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完善和规范党内制度机制的运作,使城市基层党建更好地服务城市治理这一系统工程。  第三,推动基层党建精准化。大数据有利于及时了解舆情民意,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第四,推动基层党建开放性。利用大数据加强城市基层党的文化建设,吸引更多精英到党员队伍中来,打造开放的基层党组织,提升其政治吸纳能力。第五,通过大数据来发掘人才。

  ——摘自《解放日报》2017年6月27日


138.jpg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的机遇在哪里?

  未来农业的方向是生态农业和生物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智能/精准农业、生物农业这三类农业模式、技术将会为具体的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和提升品质。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投资,一是寻找那些提供专项生态农业技术服务的企业;二是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企业或农庄。

  生物农业 投资微生物农业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因为我们对自然界的微生物认知太过于狭小,即便是新一代的基因测序技术也无法全面破解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投资微生物农业同样需要看该技术在不同环境下的成熟度,因为很多微生物发挥作用是特定的微环境之下的。

  土地和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农产品的品牌与市场以及农业企业方面有哪些机会。

  新农企 中国的农企正在从一个时代跨越到另一个时代,这两个时代环境大为不同,不同的时代背景将造就不同特色的农企。时代变革为投资带来了机遇,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的地方将更容易培育出新农企:1.构成该行业核心要素的市场化程度高;2. 新技术以及互联网对该行业的影响力高;3. 产品或服务更容易流通和推广。

  农产品品牌化 随着农业的升级,产品的升级以及消费的升级,农产品将会开启一个品牌化的黄金时期。更多的农产品将会由区域品牌、厂商品牌上升至渠道品牌和消费品牌。

  农产品电商 我国农产品每年有数万亿元左右的交易额(2016年约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的渗透率在3%左右,预计未来5年,农产品电商的市场可以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

  田园综合体,新乡村建设 田园综合体和乡村建设为代表的广义农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空间如同当初的城镇化一样大,这里面既有农业的增长,相关二产三产的增长,以及土地的升值。虽然增长空间巨大,但是投资田园综合体和小镇建设却风险更大,这里面特别需要注意:农业综合项目通过休闲旅游等方式吸引都市人群前往消费,这是通过外来方式增长收入,但是休闲旅游是短暂的而非长期的。要形成长期的稳定增长,需要形成让非农人口下乡置业和创业的环境,形成稳定的非农经济。如何形成这样的环境,关键是形成相对都市的比较优势,比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新鲜健康的食物、针对儿童的自然教育等。如果这些都做好了,农业投资也就显示出真正的意义。

  ——摘自新华网2017年6月28日


141.jpg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须谨防“脱实向虚”

  6月24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高端论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涛甫教授指出,我们现有的学科格局已经无法回应巨大的社会现实,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如果不从巨大的惯性当中跳出来,那么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理论创新,也没有办法回应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巨大挑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不少学者停留在书斋里建构自己的理论,却忘了伟大的实践比我们所有的理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更加的实在,更富于挑战性。现在的媒介革命已影响到几乎所有学科,为此需要重新来整理和思考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话语体系。

  与会者在交流中指出,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被标签化,二是过度迷信西方的学术及其标准,三是立足中国实践的学习原创能力不强。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时代课题。我们不能让世界只认识“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认识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种子可以是外来的,但是土壤是我们自己的。学者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他首先是中国的学者,要让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发芽、结果。

  ——摘自上观新闻2017年6月28日


  推荐阅读:习近平谈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科学方法论。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有鲜明的理论观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读来让人豁然开朗。习近平关于科学方法的重要论述,内涵非常深刻,给我们以重要的方法论指引。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就要把学习掌握科学方法摆在突出位置,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搞对头。(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6/28/node_869.htm)


标签: 基层党建;人工智能;哲学社会科学;一国两制;香港;基层党组织;党员;党的建设;香港人;农产品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6/W0201706283744352937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