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峨眉山金顶女背山工,除了感动还能做什么?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才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6月22日 13:19:08
“做活路”的意思是,这就是普通人维持生存的办法,不这么做,就活不下去。或者说,这已经是她们能从事的“较好”的挣钱方式。
原标题:面对峨眉山金顶女背山工,除了感动还能做什么
这几天,峨眉山金顶女背山工邓淑芳引发网友的关注。以金顶为背景、她佝偻着瘦弱的身体、背200斤建材上山的场景被拍到后,网友纷纷转发、点赞。42岁的她每天大约要背10趟,加起来1吨多,每趟大约可以挣20元,每天大约可以挣200多元。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令人五味杂陈的“新闻”。女背山工挣的是血汗钱,吃的是苦中苦,她们只是中国大地上很多底层劳动者的缩影。这提醒我们,在高端技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之外,还有更多被遮蔽的底层劳动者在默默流汗。
实际上,在西部地区,比如我的老家四川乡下,千百年来大部分女性就是这么劳作的。所谓妇女能顶半边天,农忙时节和丈夫一道插秧打谷、耕田耙地,自不必说;就是平时农村常有的重体力活,虽然不是每次都负重200斤,但像挑粪、打柴、舂米……大部分妇女不会少干。如果丈夫在外打工,无论农家的轻活重活都会落在留守妻子的身上。在我们乡下,这叫“做活路”——乡下人很少会说“劳动”,更不会觉得这是“工作”。
在大部分城里人,包括看新闻的网友眼中,邓淑芳这样“做活路”的方式,可能已经很陌生了。有人会问,为什么邓淑芳要从事这么辛苦的工作,难道没有别的出路吗?也有人说,估计还没到老,她的腰椎、膝关节和韧带都会提前出问题,那时治疗的费用可能要远超她现在赚到的钱,这样值吗?
还有人搬出劳动法,说按照相关法规,不能安排女职工从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比如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公斤的作业。雇主让邓淑芳背着200斤建材上山,难道不涉嫌违法?
这些问题,细究起来可能都有答案,但如果缺少对当下中国现实社会民生多艰的深刻理解,这些答案要么会显得很轻飘,要么会很苍白。邓淑芳们需要“人生指导”吗?可能需要,但我相信这对改变群体的命运不会有多少实际意义.
“做活路”,就是普通人维持生存的办法,不这么做,就活不下去。或者说,这已经是她们能从事的“较好”的挣钱方式:现在每天挣200多元钱,这跟原来在家里种茶叶、种庄稼的收入相比,“现在干两三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在家一年的收入”,邓淑芳很满意。
读者为邓淑芳的新闻感动,而转发、点赞,其实就完成了一次消费行为。这当然也会留下些许思考,比如“光荣不只是因为劳动本身,而是你不畏艰难努力生活的模样”,比如“如果有机会见到你,想为你买一瓶水,递上一包纸巾”。但过几天,邓淑芳就会淹没在新闻的海洋中,不再被人记起,而他们的命运不会有些许改变,或许才是最令人无奈的。
标签: 活路;体力劳动强度;底层劳动者;佝偻;建材;膝关节;人工智能;韧带;答案;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