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微观点20170714|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如何融合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飞来峰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7月14日 14:31:47
互联网经济跟实体经济并不对立,互联网在实体经济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有作用的。很多企业在传统行业中是领头羊,但在信息技术方面是有差距的,本身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它自己把买来的技术消化掉。
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融合?五方面的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互联网经济跟实体经济并不对立,互联网在实体经济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有作用的。当前传统产业中,一些有实力、有技术力量、有资金的企业,自己也做了一些信息化改造的探索,但大多数还在观望。很多企业在传统行业中是领头羊,但在信息技术方面是有差距的,本身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它自己把买来的技术消化掉。
对此,有五方面改进建议:
第一,人才。我们需要两栖人才,既懂新的技术,又懂传统产业。波音公司在设计生产飞机用了8000多种软件,市场上只买了1000种,7000种是自己开发的。通用电气公司是生产发动机的,可是做软件信息服务的收入远远超过卖发动机,人家是大企业转型,转型完了,具有两方面的人才可以做推动“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而中国在这方面现在是有缺陷的。
第二,技术服务。我们不但缺技术,但更重要的是缺少一种第三方的服务,帮助企业改进技术。未来的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可能比本身生产产品来得更重要、影响更大,这方面我们与国际相比也有差距。
第三,安全。我们现在整个企业不连网还好,一连网,如果信息安全没跟上,最后带来的危害就更大。而这方面不能仅靠企业本身,还得有国家强有力的安全支撑。
第四,改革。凡是转型都会产生新业态,如果我们用老规矩去管,肯定是要把它扼杀掉的。企业转型,首先政府要转型,有没有政府创新,是我们“两化”融合的关键。
第五,法律。没有相应法律保障,很难推动“两化”融合。这里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规问题,包括数字交易诚信环境如何建立等,否则数字化以后,整个过程很多时候是智能化的,诚信保障很重要。
(来源:新华网2017年7月13日)
理论学术进入融创期
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理论学术方面大抵经过“四部曲”:学习模仿,钻研探索,进入融合创新的中高层阶段,达到创新融合的最高境界。
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国诸多莘莘学子通过西方理论学术研治中国理论学术。随着“进而益深”,出现“轨辙大变”。21世纪,我国理论学术过去从苏、从西、从古的“三从”局面得以根本改变,单一从苏、或从西、或从古的理论学术已很难引起读者兴味;在继续保持中西理论学术交流交集交锋状态的同时,呈现通过探讨中国理论反观西方理论学术的态势,呈现既继续进行中西理论学术融汇融合融通工作、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创新的趋势,整体进入融创期。
知行合一,理论融合实践,说易做难。“中国之治”何以取得巨大成功,且为系统综合成功,世上史上,没有任何单一理论模式可资解答,除了融合创新,未发现更好法子。
新中国成立68年来,理论学术经过创立新制、“文革”、思想解放、中西融汇,进入融创时期,显示“世情”“时序”变化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用辩证法“正、反、合”三阶段来形容,现在正处于“合”的时期。
(作者张首映,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7月14日)
河长肖基传的护河心得
地处福建中部的大田县,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发源地之一。大田是典型的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的水土流失区,同时,又是传统矿区,治水压力很大。为了走出水污染困境,大田从2012年开始探索实行“河长制”。桃源镇蓝玉村村支书肖基传就是这个县的“十佳河长”之一。
当了河长后,肖基传琢磨出不少心得,“有句话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我现在就慢慢感受到了这几种境界。”
看山是山——河,就要有河本来的样子。“环境美了,受惠的是村子,开心的是村民。”肖基传说,“河长制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理念,以前听说环保,总觉得离自己有些距离。河长制将保护河流与日常工作绑牢,‘一把手’带头、全社会参与,观念的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
看山不是山——治河不能光盯着河里。“以前主要是基础的垃圾清理,”肖基传说,“现在还开始重视绿化美化”,人工放养鱼苗、河堤两侧种植柳树……河两岸愈发亮丽。
看山仍是山——河治好了,村民生计也就有了出路。环境也是民生,治河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肖基传说,环境好了,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一万多人,“我们村也能赚上旅游钱,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河长肖基传也有自己的困惑,“目前对河流治理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基层河长巡河仍靠‘人走眼看’,无论从专业配备还是信息化管理手段,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肖基传的“惑”,亦是大田县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河水清澈了,咱村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再做点啥?”站在蓝玉溪畔,肖基传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7月14日)
人工智能人才去哪儿“挖”?
图为领英近日发布的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分布地图。
在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似乎还应加上一句:得人
才者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才到底有多稀缺?打开某知名招聘网站,搜索“人工智能”后会出现很多招聘岗位,具有诱惑力的薪酬会让人眼前一亮。以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为例,该职位少则月薪1万、2万,多则年薪百万。不像其它行业占据职业高薪榜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技术类工程师拿的是最高薪。然而,“坑”多“萝卜”少,人才哪里找?
环球同此凉热
据领英近日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中最稀缺的就是人工智能人才。国内的供求比例仅为1:10,供需严重失衡。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也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目前,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AI技术人才,则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人工智能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出现了各大互联网企业高薪挖人的现象。
“远水”来解“近渴”
目前,人工智能人才有一半在美国。其中,华裔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科研力量,人工智能领域华人力量的集体崛起已经成为一个现象。《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美国已成中国AI人才最大回流来源,中国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AI技术人才有43.9%来自美国。华人人才的持续回流,将加快缩短中国与美国等国家的技术差距。
本土力量崛起
近年来,校企联合逐渐紧密,培养了一批相关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团队也逐渐壮大。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分布“各擅胜场”。其中,美国的AI基础层人才占比超七成,集中度很高;中国在AI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才分布更为广泛,特别是在机器人、图像识别、精准营销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中国高潮迭起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庞大的数据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大量的资本涌入,使中国对于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赛道上一个最强有力的“赶超者”。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7月14日)
官场“双面人”的8副面谱
脸谱1——表面信仰马列,背后迷信“大师”
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头头是道,实际上已被封建迷信所占领, 把自己的升迁归因于大师、风水、祖坟。他们对“神明”和“大师”的敬仰,背后包藏的是一颗忐忑不安的贪欲之心,无外乎是把所谓的“神明”“大师”当成一种心理安慰。看似笃信风水和宗教,其实他们什么都不信,他们既没有信仰也没有敬畏,心里装的只有金钱和私欲。所以才对于酒色财气等身外之物充满欲望,搞起行贿、受贿、收礼、包养情妇等勾当,一点也不含糊。
脸谱2——表面勤勤恳恳,背后吃喝享乐
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装扮得非常敬业操劳,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但是前脚刚离开办公室,后脚就去了情人的“温柔乡”或高档会所吃喝玩乐;在总结时,总是说超负荷工作,老父老母也顾不上,背后却带着情人游山玩水;上班时间衣着朴素、勤俭节约,私下里却是纸醉金迷,不是豪车不坐、不是好酒不喝、不是名牌不穿。
脸谱3——表面谋划发展,背后官商勾结
有的也确实能干事,有的也干成了不少事,甚至口碑还不错,可是他们在为公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谋私,所谓能干能腐,边干边贪。有的以上项目为幌子,在发展经济中夹带“私货”,在规划批地中先为“自家人”划好地盘,在工程建设中为“兄弟”的企业插手干预,在国有资产改制中巧取豪夺、化公为私。
脸谱4——表面一心为公,背后“一家两制”
有的领导干部口头常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管好家人,干的却是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封妻荫子那一套,把家庭当作利益输送的交换站。正所谓卖官鬻爵夫妻店、权钱交易父子兵、官商勾结兄弟连、吃里扒外亲友团。
脸谱5——表面是国家干部,背后脚踏两条船
有的领导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既要当共产党的官,又准备随时“跳船”,把国(境)外当作大后方。他们有的早已把配偶、子女移居到了国(境)外,有的把贪腐得来的巨额不义之财转移到国(境)外,有的通过假离婚隐瞒向境外转移腐败资产的罪行,处心积虑留后路,一旦风吹草动,立即摇身一变远走高飞。
脸谱6——表面中规中矩,背后我行我素
有的领导干部只有身份还留在组织,但心灵深处却对组织没有认同感,对党内生活没有热情,对组织纪律没有概念。只有他管别人,别人管不了他。大事不请示、出国不报告,神出鬼没、天马行空,大概只有在交党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有的甚至连党费都是由他人代交代扣的。
脸谱7——表面任人唯贤,背后任人为钱
讲起选贤任能头头是道,实际上把选人用人当作个人的“摇钱树”,卖官鬻爵。别的贪官是不给好处不办事,这些领导是给的少了也不办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区别对待、看菜吃饭”。
脸谱8——表面五湖四海,背后拉帮结派
习惯于以地缘、学缘、业缘划线,嘴上讲团结、论公道,背地里拉山头、搞派系、编织“小圈子”,把正常的同事关系演变为江湖的“兄弟”关系,把上下级关系变成“老板”与“马仔”的人身依附关系,有的甚至交“佛友”,织“佛圈”。一些系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案件,都明显带有“圈子文化”的烙印。
(来源:新华网2017年7月14日)
房子既是财富也是危险
近期,汇丰银行发布了一项横跨9国,受访者接近上万人的调查报告。这项报告的访问对象为9个国家的“千禧一代”年轻人(出生在1980至2000年间)。报告指出,中国的80、90后年轻人住房拥有率高达70%,遥遥领先第二名墨西哥(46%),也是美国该项指标(35%)的2倍水平。
最近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撰文表示,中国家庭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在家庭财富中的占比过高。根据甘教授的统计,在中国家庭的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则高达85%。房产在家庭财富中占比这么高,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隐患,这是为什么呢?
在投资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投资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样,家庭财富的配置本身就是一个投资的过程,当我们把绝大多数家庭财富都押宝在房子上面的时候,无疑就是把鸡蛋全部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一旦出现例如房屋限售的情况,就会导致市场的需求下降,再加上房地产本身的流动性较低,就会出现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那个时候房地产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如果家庭急需用钱,那么房子不仅不能够成为保值增值的财富,甚至会砸在手里。加上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祖辈、父辈的财产将会由家庭的第三代继承。如果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的话,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供给远超需求的情况,但是房地产市场却不是股票市场,房地产作为较低流动性的产品是很难被轻易卖掉的,这个时候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我们的邻国日本,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出现了。
(来源:新华网2017年7月14日)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除了算计、交易,感情究竟排第几?
一篇题为《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的报道火了。新闻以北京、上海多个公园相亲角见闻为主线,呈现了长期活跃在“公园相亲界”的父母为子女择偶开出的各种条件,“外地人不行”“属羊的不行”“京籍大于京户”“体制内大于体制外”“内环的优于外环的”……
婚姻,在这种考量下被赋予了巩固阶层地位的重大使命,表现在对子女的择偶标准上,就是一条条严苛到不近人情的标准与规定。
这些为子女们相亲的父母们犯了两个大忌,不仅将子女的婚姻完全变成了一场算计和交易,也彻底暴露了其物化婚姻的功利心理。
一是对“门当户对”的理解过于狭隘和迂腐。
二是片面强调“门当户对”(还是理解错误的),而忽视了感情基础。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是中产阶层父母们在安全感缺失、焦虑感爆棚的心态下,试图以子女婚姻为筹码,维持现有阶层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无奈之举。可以理解,但无法苟同。
自身阶层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子女的成功,只能依靠个体的努力奋斗,而不能附加在婚姻之上。消除功利色彩,提倡精神层面的共鸣,追求有感情的婚姻,才能还婚姻本来面目,才是尊重婚姻、对子女负责的态度。
(作者:甘如怡 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7月14日)
今天,我们应有怎样的历史观?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厚重,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历史固然属于昨天,但历史关乎今天和明天。诞生在这片国土上,我们一出生就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人们明白:离开了对承载民族共同记忆的历史文化的知识梳理、价值提炼和社会普及,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历史,蕴藏着治国理政的智慧探索。“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从历史的视角看复兴之路,“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016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涉及“狼牙山五壮士”和邱少云烈士名誉权侵权纠纷等5个典型案例。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涉及侵害英雄人物、历史人物名誉、荣誉等案件,用法律手段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保护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和民族感情。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把历史当作“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否定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把历史行为庸俗化;一些“神剧”和戏说作品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以“想象化”的方式消费历史,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用悲欢离合的煽情叙事取代大是大非和历史规律,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翻案”……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从否定列宁、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苏共历史,其结果是苏共形象被玷污、信念被动摇、思想被搞乱,终致亡党亡国。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历史不仅仅是事件和人物的记录,更是历史观念和价值内涵的凸显。“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正是要提醒世人,以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眼界去考察历史,决定着我们能从史实中构建出怎样的“意义世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历史,诉说着过去、定义着现在、引导着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唯有端正历史观,才能擦亮一切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
(光明述评,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14日)
新发展理念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理论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贯穿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理念,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和发展动力作用。“创新”这一发展动力源泉,是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深化与发展。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强调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思想,拓宽了传统意义上协调发展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生产力理论,既肯定了“生态环境”包含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生态系统,又融进了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新思考,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强化和提升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贡献。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国际社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完善开放的经济发展体系,以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平衡发展、安全高效的目的。“开放发展”揭示了中国与世界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和领域提升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目的理论
共享发展直接围绕人民主体地位展开,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目的进行规划和布局。体现了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强调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内在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注入了时代新内涵。
(来源:经济日报2017年7月14日)
标签: 人工智能;人才;马克思主义;发展;脸谱;中国;婚姻;学术;子女;理论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