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微观点20170725|孙政才被查 央媒怎么评?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飞来峰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7月25日 16:27:20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明党的纪律,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关键就在一个“严”字。
人民日报: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
7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孙政才同志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这一决定,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我们党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充分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明党的纪律,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关键就在一个“严”字。
辛识平:零容忍彰显全面从严治党
党风廉政建设没有缓缓劲、歇口气这一说,更不会成为“烂尾楼”,只会踩着不变的步伐向前挺进,零容忍的态度不会改变。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制度笼子将越扎越紧,执纪监督将越来越严,巡视利剑将越磨越利。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重在抓好“关键少数”。不少案例警示人们,越是位高权重,越要严以自律,越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只有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才能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环球时报:孙政才被查,党纪国法不会向重权折腰
中国的反腐败已经形成极高的权威,那就是,在党纪面前,所有党员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如果一个人触犯了党纪国法,无论他的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被绳之以党纪国法。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极少数高级干部自恃位高权重,对党纪国法权威的认识低于了很多普通中共党员的水平。
我们常说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这是因为党中央真正为国家好,全心全意带领人民前进。在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是中国社会走向胜利的最短距离和最低成本,也是国家不走弯路的重大保障。相信党,跟党走,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及全球化时代,这一点尤其需要铭记。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环球时报2017年7月25日)
如何认识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生态
深刻认识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丰富内涵,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新形势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1、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具有丰富内涵
政治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作用于政治生活和政治治理,以它内含的价值标准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
政治生活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下,人们围绕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的所进行的具有政治倾向的实践活动。
政治生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现状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的集中体现。
2、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相辅相成
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文化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入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力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就是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过程,就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指向。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目的是为了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从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3、将三者有机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
着眼于以文化人建设党内政治文化。重在以文化人,解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问题。将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道德基础。
通过增强“四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当前,按照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要求,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强大动力。
以问题为导向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注重建章立制,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能否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重要标准。
(作者冯颜利,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部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7月25日)
这“锅”我们不能背
日前,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网店案件公开宣判,被告售假店铺被判向淘宝网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一公开宣判被认为具有示范意义,意味着中国打假售假又向前一步。但不少国外机构围绕中国侵权假冒问题屡做文章,还将中国指责为“全球假货核心集散地”。对此,商务部负责人及专家回应,这样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在打击售假贩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国际社会应该卸下“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1、指责中国没有根据
治理侵权假冒是全球性难题,但中国的这一问题屡被国外“炒作”。国外机构以此说事,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中国的确存在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对中国在打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了解并不多,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中,甚至带有歧视性的偏见,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2、打假“清风”铁腕行动
中国对制假售假贩假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充分说明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同时,中国在完善产权制度,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方面付诸了许多努力,这一系列工作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也应该更多披露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就,为外界客观认识中国提供素材。
3、知识产权强力保护
与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相呼应——如今中国每天有1.4万家新公司注册成立;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第22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7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件。中国专利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体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国际社会要正视中国的成就,中国也应加快解决既有问题,如促进专利的产业化运用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7月25日)
压倒贾跃亭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乐视和贾跃亭,其成长轨迹和人生轨迹都凝聚和浓缩了其所处时代的典型特征。乐视的历史,贾跃亭的故事,可能稍一铺张,就是一出起伏跌宕、动人心魄的经典大片。乐视的发展扩张铺摊的速度,都曾被业界称为“恐怖”。今天回过头看,在反腐行动揭下一块块黑幕之后,贾跃亭的乐视所具有的恐怖速度的推手,也同样不外权贵之手。也因此,一旦这只手被反腐行动废掉,贾跃亭的乐视的成长就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其实,问题也正在这里。为什么有了相当规模、已经有了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乐视,离开了那只推手就玩不转了呢?这是乐视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问题更在于,不论这是什么问题,这个或这些问题带有典型性么?
曾有报道津津乐道称,乐视曾在7年中融资729亿,平均每年融资额达104.5亿。不仅如此,乐视在大笔吸金的同时,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海口、深圳、贵阳等10多省市地都买进土地或以产业投资等方式拿地,面积超25000亩;从2015年到2016年,乐视收购的体育IP版权的预付版权费近65亿,2016年乐视手机亏损34个亿……乐视这种只顾铺摊烧钱,不计后果也不想如何还钱的姿态,与赌徒何异?
权贵推手,融资拿地,铺摊圈钱,但愿这只是贾跃亭的乐视一家往事。这种发育方式、成长途径,也注定了贾跃亭不会成为马斯克的后来者——虽然贾跃亭也步马斯克后尘要造电动汽车。回看贾跃亭及其乐视往事,并非是为看他房倒屋塌,而是要看贾跃亭及其乐视究竟建基于什么基础之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环境因素究竟是什么。如此,才不枉看一回这出IP大戏。
(来源“光明网”2017年7月25日,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拯救植物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一万年前人类发展农业,很多植物是食物的主要来源。此后全球人口数量经历了从100万到现在74亿的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24日,皓首苍颜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名誉主席彼得·雷文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地质历史、人口演变、气候变化等角度阐述了全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雷文出生于中国上海,致力于植物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植物进化与保护研究50年,是《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编委会主席之一,同时也参与了世界各地共上百册植物分类学领域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他说:“世界就像是一座花园,我们每个人都是园丁,人类的生存依赖植物,拯救植物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雷文认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具有保护野生植物的传统,特别是中国自古就拥有爱护自然的文化。但现在还需要把这种爱护上升到保护植物物种、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高度,因为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全球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城市的发展让我们远离了植物,空气质量变差、交通拥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现在是时候把植物引回到城市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主席、国际孢粉学著名专家斯蒂夫·布莱克摩尔教授也表示,人们需要通过植物的力量来改变生活,设计师、规划师、地产商等应该共同合作,重新建立起人与植物的关系。
(来源:经济日报2017年7月25日)
如何为子孙后代留住美景
美国是世界上国家公园建设起步最早、国家公园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事实上,国家公园的概念也发源于美国。据说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提出。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此,美国国家公园的数量不断增加,发展至今形成完善的体系。
1、自成体系的管理模式
虽然美国自从1872年就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但相当长时间以后,政府才建立专门机构对国家公园进行监管。1916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国家公园组织构成法》,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诞生。它是唯一代表国家直接管理全国国家公园的机构。联邦、各州等其他相关机构只是其合作对象和伙伴。
2、多元的国家公园体系
提到美国的国家公园,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这样的自然资源保护区。实际上,在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概念十分宽泛。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统计局的数据,目前全美共有413个具有国家级意义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景观,占地约3400万公顷,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64%,它们都属于国家公园的范畴。
国家公园不但有效保护了美国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也是美国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陶冶身心的场所。
3、可贵的管理理念
尊重自然是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保持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达到“天然去雕饰”的效果是美国国家公园追求的目标。
美国国家公园以保护生态、服务大众为主,不以创收为目的。美国国家公园多数免费,只有一小部分公园收费,如黄石国家公园。即便收费,门票价格也很低。国家公园管理局从不给各个公园下达创收指标,以防止公园有借口搞经济开发。
4、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国家公园管理局是联邦政府的非营利机构,专注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私营企业在促进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允许私营机构采用竞标的方式,在缴纳一定数目的特许经营费后,获得在公园内开发餐饮、住宿、河流运营、纪念品商店等旅游配套服务的权利。
鼓励美国公众的参与也是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基本原则。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除了2万多名专业雇员外,还有14万名公园志愿者参与服务。公众成为国家公园受益者的同时,也成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主力军。
(作者汤先营,为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5日)
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电视专题片,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将改革进行到底”,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反映了人民共同的心声。在群众热烈关切的同时,中央也对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积极的部署。
对于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来说,能否有效落实改革的措施,一方面取决于态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力。
态度问题,除了个人的觉悟和认知之外,还可以通过党的教育和强化党的纪律得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强化党的纪律,其意图之一就是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对待改革的问题。
能力问题,同样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项重要任务来说,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不仅仅需要的是一般的领导能力,还需要对改革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内在的规律把握。重点是在工作方法上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提高站位,不论在哪个层级推进改革、开展工作,都要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地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地方改革领头人。
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实施方案上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各项指标要切实可行,实施措施要务实管用,拿起来就能干;在改革推进上要讲求战略战术,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办一件事成一件事;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
三是要坚持讲求效率,速度是效率,方法对头是效率,减少失误也是效率。对滞后的工作要倒排工期,迎头赶上,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跟踪进度,敲钟问响。
四是要坚持锐意进取,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对改革中的阻力要敢于破除,抓好改革试点工作。
五是要配齐配强各级改革工作力量,加大改革创新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
将改革进行到底,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方法。只有智勇双全,才能够将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郑长忠,系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来源:光明网2017年7月25日)
什么是“有温度的城市”?
“有温度的城市”主要包括真、善、美三个维度,是城市物质功能、城市社会功能和城市人文功能的有机统一。
“城市温度”主要有三层内涵:
一是“科学的温度”,也可以叫“自然温度”,这主要和城市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等相关,比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及火炉城市、寒地城市、雾都等,处在不同气候环境的城市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感受,但反过来人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改善或解决自然环境的局限,所以“自然温度”的问题一般不是很大;
二是“伦理的温度”,也可以叫“社会温度”,这主要和作为“第二自然”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现状相关。比如城市是开放包容还是闭关自守、城市的贫富分化程度和不同阶层的流动是否通畅、原居民和新移民的排斥和认同等,社会学和城市管理学把这些问题叫做“社会融合”或“社会包容”。与自然界的冷热寒暑相比,“社会温度”对“城市温度”的总体影响要大得多,同时改造起来也艰难得多,并需要有更大的魄力、更多的耐心和更好的社会创新才能改变“社会温度”。
三是“情感的温度”,也可以叫“人文温度”。在三种温度中,“人文温度”是最难测量和把握的。正如康德说“趣味无争辩”,每个人对环境和事件的感知和判断,既受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受个人的感觉、心理、价值判断甚至是潜意识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人口众多,要想形成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共识显然很不容易。很多城市的政策或改革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也经历了反复研判,但之所以在官官之间、官民之间、民民之间的反应、评价和感受上差距悬殊,根源就在于此。但这决不是说“人文温度”不重要。流行歌曲里唱的“高楼大厦里找不到我的家”,主要原因不在“自然温度”和“社会温度”,而主要是由于人们在感觉上不舒适和在心里面不愉快。如果我们不能把城市的“人文温度”调试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多也会大打折扣。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温度的城市”,在逻辑上一定包含了“自然温度”、“社会温度”和“人文温度”的内涵,同时这三种“城市温度”又必定是彼此协调和相互融洽的,只要有一种温度缺失,尤其是如果“人文温度”偏低,那么这个城市肯定是“温度质量”不高的。这是我们研究、规划和建设“有温度的城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
(作者刘士林,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来源:上观新闻2017年7月25日)
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时明确提出来的目标要求。它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崇高志向和远大追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宽阔眼界和历史担当。
1、“中华号”船长,开辟一条光明新路。
为什么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我们党是一个在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重任,理想最崇高,使命最艰巨,事业最伟大。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是理想所寄、使命所使、事业所需。
讲理想最崇高,是因为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昭示着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未来。
讲使命最艰巨,是因为在一个古老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异常复
杂而艰难。
讲事业最伟大,是因为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开辟具有世界意义的、崭新的人类发展道路。 强党引领强国,强国必先强党。为着崇高理想,为着神圣使命,为着伟大事业,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内在逻辑,也是历史和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
2、“愈大愈惧”,管党治党不可松懈。
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最强大的政党应该有哪些标志性特征?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不同性质的政党也会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强大的政治引领力、强大的民心感召力、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强大的自我革新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清醒。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现在更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里的“真正”两个字,字字千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百炼成钢”上的意志和决心。
3、根须繁茂,才能更加坚强有力。
一定要稳固强党之魂。魂在党在,魂亡党亡,魂固党固,魂强党强。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固魂强魂之道。
一定要广聚强党之源。这个“源”,就是民心。民心所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密切联系群众都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
一定要夯实强党之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就是基石、就是根须、就是细胞。只有基石稳固、根须繁茂、细胞健康,党才能更加坚强有力。这些是建设世界上最强大政党的主要硬件。
一定要把握强党之要。这个“要”,就是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纪律挺在前面”“坚决防止 ‘破窗效应’”“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一系列新观念深入人心。其中的关键是各项制度要落地生根,要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成为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硬责任。
(作者何毅亭,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来源:解放日报2017年7月25日)
冯仑:房地产“后开发时代”来了
去年年底,六十多家中城联盟企业的董事长聚在一起开会,达成了一个共识:以 2016 年结束作为分水岭,之前是房地产「开发时代」,之后是房地产「后开发时代」。
开发时代做得好的房企,只因赚到了红利。开发时代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开发时代的产品是单一的——只做住宅。每年全国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 80% 以上都是围绕着住宅。所以在开发时代,所谓的房地产实际上指的就是「住宅」,而不是全面的房地产产品供应。
第二,开发时代的商业模式以快消为主,开发了就卖。
第三,开发时代的竞争力都围绕着单一产品,以快消为主。
开发时代,房地产创新取决于三个条件:规模、成本、速度。就是比谁卖得规模大,谁卖得速度快,谁的成本低。规模主要看你怎么拿地,另外,工业化生产、装配式住宅、住宅产业化,都是为了增大规模;快消的周转要快,加速建设,尽快销售,就是围绕着速度的创新。
在开发时代,做好了这三件事的企业,都赚到了过去 20 年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实际上,这一批企业家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地价每年都在涨,货币每年都有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另外,城镇化人口聚集有刚性需求。过去 20 年,房价持续地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阶段轮番上涨,使我们过去的开发时代模式一直顺利。
今年,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后开发时代,相对于开发时代来看,后开发时代的情况有所不同。
第一,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虽然住宅很重要,但是房地产的产品线不再只有住宅。现今的房地产行业要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全面的产品线,不再只造住宅。
这种模式跟开发时代的销售类房地产相比,几乎没有销售额,但是资产质量很好,租金收入也很高。现在房地产企业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横向产品服务越来越多。
后开发时代的竞争力发生了转移——不再在规模、成本、速度上竞争。现在,房地产行业首先是竞争营运能力,例如出租房产开餐厅,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每平米的回报率。建筑能力不再是竞争力,而营运能力则变成了核心竞争力。
第二,财务能力变成了竞争力。现在谁的财务成本低,谁就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产品形态。在开发时代,很多企业带着过桥资金,先承受非常高的成本,再快速卖掉。但是后开发时代的地产形态,除了住宅以外,主要产品还有写字楼、购物中心、物流仓储、健康养老、公共设施,大部分都依赖低利率的长期资金。在后开发时代,有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就是一种竞争力。
第三,后开发时代要求开发商迎接挑战的能力聚焦在“导演+制片商”——对于开发商来说,讲空间故事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即计划一定的面积中,多少是写字楼、多少是酒店、多少是住宅、多少用作长租、多少卖掉、多少自己持有等等。综合商业设施,可以有无数多的组合,做一部分住宅、一部分写字楼、一部分酒店、一部分医院、一部分娱乐设施,这个组合决定了整个物业最后的价值。如果你没有讲空间故事的能力,只知道住宅,不了解空间内的每个业态的需求,你可能会失去很多创造价值的机会。
所以,后开发时代对开发商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熟悉每一个空间能够做的业态,用我们自己的行话讲好空间故事,做好规划和产品定位。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全面竞争。
(来源:冯仑微信公众号 2017年7月24日)
标签: 国家公园;党内政治;开发;改革;生活;美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乐视;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