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新经济重塑未来中国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周其仁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09月01日 07:39:10
创新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创新使中国经济走到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
编者按:8月30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万色城集团、浙江在线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未来经济论坛暨“一带一路”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新经济重塑未来中国》的演讲,本网今摘要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创新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创新使中国经济走到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
中国的经济并不是在封闭中完成了高速增长,而是在开放当中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什么叫开放,首先是对发达国家开放。发达国家二战后发展得比较好,资本积累、技术积累、知识积累雄厚。中国过去关起门来发展比较吃亏,是邓小平同志把封闭变成开放。
这一开放,资本、金融就会来。其经济规律是,一个经济体如果拥有的资本越多,资本的回报率相对就会低。相反,这个资本如果到了资本稀缺的地方,它的回报率就非常高,但前提是要开放。
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口,资本、金融来了以后,结合资本、技术,外加一个全球的市场,中国经济就开始高速增长。出口导向的增长,这是过去的发展模式当中没有的因素。30年经济保持平均10%的高速增长,在于打通的世界和不打通的世界。
不打通的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间有一道墙,富就过富的日子,穷就过穷的日子。但如果把墙打通呢?会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举个例子,资本打通了,原来富经济的十万块资本,穷经济的十块钱资本,现在全球变成总量十万零十块。在劳动力方面,富国300人,穷国3000人,现在总量是3300人。
富国当然得利,因为他们的资本可以供全球更多的劳动者利用,相对稀缺程度提高了。仅是中国就用了许多Windows,买了许多苹果手机,这都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但是美国拥有金字塔顶端人群当中人口的大多数,它原来300人对10万块的资本,日子过得好好的。
美国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在开放的全球化当中相对受益程度不高。尽管收入低,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日子也不会很难过。但是和华尔街、硅谷比,美国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会有挫折感,这是发达国家的问题,所以它的基尼系数上升。二战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美国基尼系数是收缩的,社会呈一个“橄榄型”,中产阶级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全球化以后,美国的两极分化加大了,国内矛盾尖锐化。
我们再来看看发展中国家,他们当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例如长三角、珠三角招了许多劳动力,这在过去是不太可能的。现在有了新的机会,工人收入会迅速增加。当然在中国所有落后地区的人口当中,谁靠资本近一点,谁靠技术近一点,谁靠国际市场近一点,这些人口富得就更快一些。由此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有两极化的趋势,因此需要社会统一支持、扶贫,需要政策来弥补。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增长
从全球化整体来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大幅度提高。但是,提高到一定速度,持续了30年,尤其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冲进去了,产生的新矛盾也让这个模式难以持续。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们杀进全球市场主要靠成本优势,劳动力便宜、土地便宜、要素便宜,便宜就是竞争力。但是,你有温州模式,我有苏南模式,他有广东模式,中国的商品经济在发展,市场发展在蔓延,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也就没了。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笼统讲就是全球竞争“三明治”。全球竞争的顶端还是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其有独到性,设计的东西全球需要。经济竞争就是两件事情:要么与众不同,要么成本领先。发达国家成本很高,东西很贵,社会矛盾重重,但是有一条,知识、技术的积累我们难以企及,讲到最后就是手机里的一块芯片。虽然现在华为也开始出芯片了,但是最好的芯片还是在发达国家那儿,精密的仪器制造等最好的设备仍然在发达国家那里,他们的设计有独到性。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一家公司却可以让全世界消费者通宵排队买它的产品——苹果手机。这是“三明治”上头那一块。下头那一块,中国成功夹在中间,成本优势已经不明显了,独特优势还不显著。
出路在什么地方呢?就看成本曲线。全世界经济学教科书都是这样一条线,侧面看起来就是碗一样。节约成本,经济上去,大家收入提高,倒过来就是成本上升。
出路在什么地方呢?在于移动这条成本曲线。所以,创新变革,不是锦上添花的事。对于中国高速增长30年的经济来说,如果没有创新驱动把其成本的特性改变,那会重新陷入一种困境。
让创新从想法变成产业
认真研究创新,把想法变成产业,迎接我们在全球竞争当中由于高速增长带来的新挑战。应用新原理,克服技术困难,把想法变成产品。我们的研究发现有两条路可以干这件事情:第一,从产品出发,然后去找关键技术,技术遇到难点,再看有没有新的原理可以解决问题。第二,从原理出发,从新的发现出发,倒过来看有没有技术可以帮它落地,最后做成产品进入市场。
经济活动当中大多数是从底下往上爬的,有需求,有痛点,大家都想解决却解决不了。有一种选择就是往上爬,锦上添花。你收入已经挺高了,吃、穿、用都没有问题,让你好中加好,优中加优。你也别小看那些奢侈品,他们磨炼出来的工艺,都相当精细,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调头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东西。过去日本、欧洲传统就是做高端好产品的国家,但奢侈品公司为什么都是法国的?因为路易十四允许给皇家供货的匠人自己开店,使得很多好的鞋包、服装、餐饮留了下来。
到一定条件就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这是美国以福特为代表的那一代企业家的贡献。马车之前都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享用的,福特的理念就是工人也能买汽车,流水线就是他发明的。因为流水线,每辆车单位成本迅速降低,工人几个月或一两年的薪水就可以买得起汽车,倒过来就变成了大市场。
现在的商业就是从顶级的享受当中挑一些产品来,用大规模制造的技术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享受。我认为能将想法变成产业的,除美国企业家之外,就要看中国的产业界。中国13亿多人,过去和工业产品基本上是绝缘的,在30多年前,家里能用上暖壶都实属不易,都属于耐用消费品,更不要说几大件。
小米最新的一款智能插座,在手机上下一个应用,你出差到美国,发现家里哪个电源没有关,一按按钮就能远程遥控把它关掉,好用价格又公道,自然就变成爆款产品。用不着那么多品种,几个就可以变成一个大产业。小米的做法在中国是非常有前景的。现在,网上有好事者专门找专业设备去测不同的插法,把效果罗列出来,小米能够独善其身,靠的就是新的增长机会。
让想法落地才是真功夫
中国要从杀价变成斗质,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很大的经济增长的机会。对产品有无限的要求,总部就要启用无限循环,永远不满意,永远发现问题找对策,再发现问题再找对策,这就是乔布斯的逻辑。天下的消费者还没有说出来需求,他就在工厂里提出来,并且不依不饶。乔布斯早年没有做过手机,之所以那么成功,因为他从来没有把一个过时的定义附加在上面。这些都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
还有一条解决思路就是从上往下打,最厉害的就是原子弹,二战就是因为它而提前结束了。原子弹哪里来?先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有论文发表,说物质当中含有分子级的能量,从火到火药都是分子级的。原子里还有能量,德国科学家一发现,论文一发表,大家都去找应用克服关键技术。希特勒启动了原子弹的制造过程,英国、法国在二战时期没有能力做这种大规模实验,所以科学家就去说服罗斯福。罗斯福开始不当回事,后来爱因斯坦带头给他写信,说德国原子弹进展迅速,然后才有了曼哈顿计划,再变成产品,变成改变世界历史的东西。
先有想法,此乃创新的前提。深圳一家公司,也是从论文开始的。创办人汪建是江西的“学霸”,清华本科和硕士,斯坦福的电子学博士。他的论文是柔性材料与柔性显示。这篇论文,斯坦福大学没有几个人可以指导他。完成论文,然后申请专利,风险资本跟进去,成为深圳一家公司,现已投资100亿元生产流水线。
这个潮流不要小看,因为它有无限的可能性会增加,产品是主打,中国产业界都是这么起来的,但是再往后打,要把这个比重加大,最后所有的想法,无论是从原理出发,还是从现实世界产品当中琢磨出来的,怎么落地才是最关键的。
创新才能让经济不平庸
没有创新,经济很可能变得很平庸。全世界多数时候的多数经济都很平庸。所谓平庸,也许会有点增长,人口也增加了,但人均没有显著的增加。这叫周而复始的经济,最早是熊彼特1936年提出来的。突破这个平庸,让经济不平庸,那就是要创新:或者改变产品、引进新产品,或者把已有产品的品质、功能改变,或者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或者开辟新的市场。新的材料、商业模式、新的经济组织方式,如果没有引进这些东西,经济一定会平庸化。
人对自己认知有一个历史过程。创新需要有想法,为什么?因为新的发现会带来新的发明,新的发明会带来新的产品,会带来新的利用资源的方式,就可以带来经济进步。
有好多产业会遇到困境,例如瑞士的精工制表,最优秀的工人工资很高,能够造出精工表。日本电子表一起来,石英表一起来,高密度的机械表怎么有出路,怎么还有需求呢?尼古拉斯·哈耶克不服,硬是和日本生产的廉价产品打了个平手——精密制造和美学结合。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更愿意花钱在美学上。
凯文·阿什顿教授,号称物联网之父。他最早通过观察,针对宝洁口红在商店里卖光不能及时补货从而影响销售量的现象作出对策,在每个口红里加一个芯片,每个货架上加一个感应器,卖出一个就知道一个。这样,供货商生产、供货和消费者需求之间创造了过去所没有的良好匹配过程。
这个概念后来就变成物联网的概念,也就是万物互联互通。13亿多中国人没有想法吗?都有。什么条件下这个想法可以转变成创新的行动呢?看看创新在全球的分布,让人意气难平。美国有硅谷,有波士顿。亚洲有中国,这是指创新公司的分布。欧洲,一眼看去红点就不多。
创新要有密度和浓度
创新是上三拳、下三拳、左三路、右三路,都要打通,绝非易事。要用好多动力复合起来推进创新,要有很多发现、发明、应用、坚持、妥协、改进,对承担创新任务的公司的要求,比一般的公司要高。我开头的时候讲了,不走这一步,我国的成本曲线重新调头往上,经济前景就会堪忧。
今年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支出,中国挺进到第22位,这是全球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今年找到一个新的排位办法,因为全球专利申请要填邮政编码,知道这个专利在哪个位置。其实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创新需要集群。
用统计数据来看创新很有意思,第一大密集群在东京和大阪,第二大密集群是深圳和香港,第三才是硅谷。指标就是全球专利申报,加上你的邮政编码,信息就是这么来的。
创新很重要,因为经济的发展最后是创新主导的。创新来源于想法,但不是一个点子就行,最后要变成行动,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用新的资源组织方式来满足经济的要求。创新从一个个想法到发现原理、寻找应用、发明技术、反复试错、制成产品、形成产业,然后为社会所接受和普及,要研究一连串条件。
承担创新的组织是一个集群。就是那些有想法、愿意承担创新的这些人高密度聚到一起。现在,先进的公司内部的组织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然后,集群里要弥漫着一种支持、肯定、鼓舞创新的氛围。它要有密度和浓度来支持,就像生命不是在哪里都可以产生的。想法也是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
我们去硅谷、去MIT看,发现创新的形态改变了。大学、国家研究中心、实验室,这些我们都有。银行资本、创投基金、法律服务,全世界很多国家也都具备这些要素。但是差别在于浓度和密度,如果不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高度聚集,就很难成气候。
只要有高浓度、高频度、高密度的互动,一个成就鼓舞另一个成就,连锁反应就会发生。当然不一定就是硅谷,美国民间的航空航天就在洛杉矶,space station,就写了一块简单的牌子,就这么一个地方就敢有想法。资金也往这里去,人也往这里聚。
中国13亿多人想法肯定不少,问题是怎么聚焦。我们有大学,有研究所,有国防巨大的需求,更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支持。这些条件都不缺,但组合的方式要研究,以此来推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标签: 创新驱动;想法;中国;资本;创新;发达国家;美国;产业;全球化;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