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论道|乡村产业振兴的浙江探索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闻海燕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17日 07:55:50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经济的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经济的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乡村的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以及村庄空间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则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有助于实现更高水平、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浙江做了富有成效的先行探索。
因地制宜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浙江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不同,既有集体经济基础、城乡关系、交通条件各异,村民素质、村庄传统文化、社会风俗有别。这些差异决定了各地群众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依托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特色资源发展传统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古村落保护利用,充分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旅游相结合,在促进古村落活态保护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增收,形成古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如建德市新叶村等。浙江已有200多个古村落采取这种产业发展模式。
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一村一业”,促进村庄产业发展。如“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黄杜村就是通过发展白茶产业带动了村庄发展。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按混合融合方式发展“第六产业”。将创意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创新探索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新功能,发展新业态,促进村庄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如安吉鲁家村便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村庄发展。如有“淘宝第一村”之称的临安市白牛村、缙云县北山村,都是依托发展电子商务带动村庄产业发展,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以兴办市场带动村庄发展。台州市路桥区方林村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四星级文明规范汽车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逐渐奠定了以市场为中心、工业为重点、农业为辅业的产业格局,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把海洋、海岛、渔业、海运业、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渔村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被誉为“浙江渔业第一村”的宁波象山东门村充分发挥海岛、海洋资源优势,结合美丽渔村建设,大做“渔、港、景”文章,把昔日落后的渔村发展成了集旅游、休闲、海洋渔业于一体,融合发展的美丽渔村。
以绿色生态发展引领产业发展
浙江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如近几年来比较普遍的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在原有的农业产业基础上演化而来并加以深化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余村就是从以破坏环境换取高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绿水青山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村美民富的典型。当今浙江的乡村发展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美丽、和谐、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的美丽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批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浙江农村呈现出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秀丽画卷。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浙江乡村发展的奇迹是广大农民敢于探索、善于创新与各级政府引导支持合力作用的结果。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浙江农民素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还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格。在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浙江农民有很多伟大的创造,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如,全国第一个集资建设的“农民城”、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个“淘宝”村、第一个美丽乡村评价标准等,还有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形成、专业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土地有偿承包和农田规模经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等等。这些卓有成效、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改革,都是浙江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而这些创造之所以能在全省范围内生根开花结果,是与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坚持“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正确看待农民的创新和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积极总结提炼和推广人民群众的改革和创业创新经验分不开的。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制度供给。实践证明,浙江的制度创新是以民众的诱致性创新为主动力的,但政府提供了制度变迁所必需的组织协调与必要的制度供给。这些年来,浙江全面落实“‘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正确把握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变迁规律,率先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连续多年出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的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在全国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兴旺的富裕乡村;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村民共富共享;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型现代经营主体。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农村发展活力,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自主创业创新的权利, 让农民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标签: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村庄;三农;农民;渔村;集体经济;绿水青山;古村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