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来自大调研一线的报告丨重视关爱农村留守人员

——关于健全我省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省政协文史委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12月25日 07:46:06

更多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厘清政府、群团和社会组织各自的工作重点。政府要在关爱体系中做好“四梁八柱”的工作,群团和社会组织要发挥好各自的特殊作用,做好体系中的“筋络”和“网格”工作。

timg (21).jpeg

  农村留守人员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经商、办企业和务工所留下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扮演着中华民族乡愁守护者的角色,重视和关爱这一群体,是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看护好乡愁家园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重视和关爱农村留守人员,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留守老人安享晚年、留守妇女幸福生活。

  我省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农村留守人员,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关爱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初步摸清全省农村留守人员的底数。依托信息技术,对留守人员中的重点即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人一档、相对完整的信息库。

  2.制定有关工作制度。省政府于2016年出台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完善了以民政部门牵头的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了职责分工,特别是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

  3.推动建立多种关爱平台。积极推动组织农村老年协会,到2017年底全省农村建会率达96.25%;开设老年照料中心,兴办老年食堂,比如仙居县结合慈孝文化建设,在全县推动建设“6199”爱心食堂,敬老爱老氛围浓厚。妇联、共青团等合力共建“儿童之家”,许多地方还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开设假日学校等。针对留守妇女,不少地方开展了春风行动促就业、文明家风巾帼岗等工作。

  4.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关爱帮扶。全省不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纷纷加入对留守人员的关爱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建德组建了以教师、机关干部、村干部为主的常驻型代理家长,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为主的帮扶型代理家长,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假期型代理家长,以城乡同龄儿童家长为主的同龄型代理家长;磐安县妇联组织了“山妹子互助队”,结对帮扶留守妇女和儿童。

  我省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德、武义、磐安、椒江、黄岩、仙居等地的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全省基层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中的创新精神。许多地方结合实际,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但我们也看到,我省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

  1.各地各部门对农村留守人员关爱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地方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甚至从思想深处把它搁在一边。在某些地方,关爱工作鲜有人问津,经常处于群团、社会组织自拉自唱的局面。

  2.三类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开展不均衡。我省有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帮扶的实施意见,但没有系统帮扶留守妇女的政策。底数摸排中,没有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信息。

  3.全省关爱工作的情况分析不够,工作任务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从全省层面来讲,对于“重点是什么、到底如何抓”等情况分析不够,工作任务不够明确,工作重点不够突出,有些看准的问题抓得力度不够大。

  4.关爱工作统筹不够,服务方式碎片化,缺少合力。做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很多,工作平台也不少,但统筹协调还不够,关爱服务一阵子、点状式、碎片化的现象比较多,缺少系统性,工作主线不明朗,合力尚未形成。同时,“扎堆”式关爱多,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5.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导致服务活动难以深入开展。由于筹措资金渠道不宽,资金支持有限,开展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只能多以管理辅导和照料为主,提供简单的活动场所,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有特色、有深度、有组织的活动存在实际资金困难。

  6.社会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水准亟需提高综合素质。志愿者队伍人员组成复杂,虽有爱心和热情,但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能力,缺乏规范性指导水平,难以满足留守人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需求。

  做好我省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的建议

  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面广量大,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关爱工作,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我们通过调研认为,关键是要厘清政府、群团和社会组织各自的工作重点。政府要在关爱体系中做好“四梁八柱”的工作,群团和社会组织要发挥好各自的特殊作用,做好体系中的“筋络”和“网格”工作。

  1.建立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联系制度。要在目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三类人员合一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牵头,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同时,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在基层调研时或专门安排时间对农村留守人员工作进行考察调研1~2次,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影响力,推动各地重视留守人员关爱工作。

  2.关于留守儿童,当前着重应抓好两条:一是进一步抓好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落实。二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重点地区,恢复和推广寄宿制学校的做法。教育部门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中小学校工作和教育过程之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应恢复和兴办寄宿制学校,并总结推广黄岩茅畲乡逸夫小学在校内设立“儿童之家”和武义新安小学设立“寝室家长”的运行机制,借鉴磐安深泽小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的做法。各级财政应当给予寄宿制学校一定的补助,给承担管理和心理辅导任务的老师一定的补贴。

  3.关于留守老人,政府当前也要着重做好两件事:一是重视和办好农村老年食堂。要认真总结金华市老年食堂和仙居县“6199”爱心食堂等经验并大力在全省推广,要加大对老年食堂的财政补助。划出一些田头地角作为老年食堂的蔬菜基地,减轻老年食堂负担,这方面仙居一些地方做得比较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爱心捐助,设立老年食堂基金。引导和扶持有关企业参与承办农村老年食堂,实行连锁经营和配送。二是建设和完善农村老年照料中心。全省农村留守老人集中的地方和中心村,都应当建立照料中心。卫生部门要引导和指导乡镇卫生院建立农村老年照料中心、特殊困难留守老人的定期巡诊制度,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精神把“双下沉、两提升”的医疗卫生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最基层,使留守老人不出门就可实现普通小病的门诊和常规药品的配发。特别要重视和推广武义县南塘头村集老人照料、老年食堂、村医务室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做法。

  4.关于留守妇女,重点是加强政策倾斜,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在“三留”人员中的积极作用。留守妇女既是留守人员,又是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关爱服务工作中应当让留守妇女成为扶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纽带和中坚力量。省里要专门出台向农村留守妇女购买关爱服务的政策。这样,一方面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完善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要总结推广不少地方的留守妇女主动承担关爱工作的经验,如建德下涯镇下涯村的骆彩君协助农村社区承担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工作,仙居县下各镇路北村的王雪娟办起了留守儿童乐园——“东篱之家”等,还有的农村自然村妇女为村里老人搭伙解决就餐问题,成为当地农村社区关爱服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骨干。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心理辅导,推广建德妇联建立留守妇女微信群,实现线上实时交流等方式,加强互相沟通,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她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合力关爱农村留守人员。一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以政府购买服务、各级政府按比例配套资金、免费提供场所等措施,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共建老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儿童之家等关爱服务平台,探索连锁经营模式,使民间服务良性循环。特别要支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在“三留”人员集中的地区重点打造关爱服务平台。二是帮助提升志愿者素质。最近,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各级民政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条例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特别是安全应急、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社会力量整体服务水平。适时在省级层面开展志愿者技能大赛和优秀志愿者评比,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增强志愿者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关爱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乡贤作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有志于关爱服务的乡贤回乡创办书院、科普活动中心等关爱平台,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支持。

标签: 关爱;留守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服务工作;老年食堂;社会组织;工作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