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焦点评说 正文
    
必须正视取消择校费的现实难度
2007年05月07日 00:52:00 来源: 燕赵都市报  [进入论坛] 

  在中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实行免收学费的决定公布不久,国家发改委又表示要对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降低择校费,直至取消这一收费。这对广大公众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目前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优质高中资源仍处于普遍短缺的情况,降低择校费的设想,很明显是一种逆市场规律的制度选择,要真的落实,应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实行的优质高中阶段收取择校费的制度,是伴随着教育市场十分突出的供需矛盾而诞生的,是对各地生源大战的无序竞争、超能力招生以及乱收、滥收择校费行为的规范和制约。

  可以设想,在高考体制没有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如果降低或取消优质高中的择校费,势必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比如,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择校生源的结构将进一步扩大,使竞争更加激烈。这样竞争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我预计无非是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所有择校生源的阶层中,一些有权力、有关系的人,仍然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很轻松地竞争到有限的上线名额,并且比原来所付出的费用还低;而大量无任何权力背景的普通下岗工人、农民或其他平民百姓的子女,却很难获得被录取的机会,从而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另一种结果是,长期占有垄断资源、被社会宠惯了的优质高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择校费降低了,我就以别的名义、别的理由再收钱,甚至比原来的还要多,因为学生、学生家长,在优质高中面前,永远是被动的、软弱的。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都难以达到降低择校费的目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实现第三种结果,就是真正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把择校费降低或全部取消?我们说:有。但前提条件就是:各地的高中资源均衡化,取消诸如“省级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实验高中”等;或者改变目前的高考制度,以及相应改变目前社会和上级部门对学校、教师实行的以升学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显然,这样几个条件都是互相关联的,都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或者无法改变的。市场规律是无情的,只要优质高中的卖方市场不改变,择校费的标准就应当顺应市场,而不宜用行政方式强行降低或取消。可以预料的是,如果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框架内,如果真的执行降低或取消择校费的政策,有关方面遭遇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许比目前要复杂得多。

  再者,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制度设计,首先要求高中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在此基础上,降低或取消择校费。这样的制度设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许能够做到,但是对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政府部门来讲,就是不小的困难。据报道,有的地方政府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都很发愁,如再加上高中阶段的投入,岂不雪上加霜?另一点不可忽略的因素是,长期以来,各地的优质高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职员工的待遇,在当地都是一流的,这在全国似乎成了一个定势。去年12月,国家公布的《高中教育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也明确规定,这样的学校,“工资最高不超过当地教育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从社会公平角度看,享受优质高中的稀缺资源,第一次凭的是考试分数,如果达不到分数线,又想享受好的资源,付出一定的费用,优质优价,也是符合规律的。这种优质高中的良好硬件、教师的多付出、相对高一些的待遇以及收取政府规定范围内的择校费,已经被政府、学校、社会所接受、认可,不宜轻易打破这种平衡。

  对于我国教育方面已经出台的政策,如果我们略做回忆,就不难发现:许多对公众有利的制度,尽管国家规定得很具体,极具操作性,但落实起来还是很难到位。像教育乱收费,几年来一直备受公众指责,似乎成了一种顽症,年年“严打”,岁岁“严重”;还有惠及于贫困家庭的助学贷款,执行几年来,有的省、市竟然发放数额为零,即使拿到贷款的学生,在各个环节也困难重重,办理政府的合法贷款还没有办理社会团体的资助便利;最令公众感到无奈的是,不少地方政府部门目前正在开展的对公办学校的“校中校”、“名校办民校”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虽然国家有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由于利益方面的太多诱惑,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取信于民,或许比出台类似“降低或取消高中阶段择校费”的新办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浙江潮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