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时政点评 正文
    
重大决策问计于民应成为惯例
2007年06月18日 14:01:53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6月7日,重庆市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6月15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开信,面向全球征集金点子,“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群众、网友、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各类媒体,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言献策”。据了解,省部级官员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问计寻策,尚无先例。(6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口众多,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重大课题,而且既然目前尚处于“改革试验”阶段,那就说明经验还有待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纳民意、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就成了最现实的路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少走一些弯路,才会降低改革成本。应该说,重庆市市领导的做法体现了对多数人智慧、对民意的尊重,合乎打造责任政府、透明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且,这么做也是施政公开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等更是被列为应重点公开的事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其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也需要公众广泛知晓和参与,事项更不可谓不重大,所以,就这一问题邀请公众建言献策,无疑就是一种必然选择。

  但应该看到的是,类似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并没有成为惯例。某些地方所做的重大决策仍然是少数人决策、关门决策———某些领导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专家意见和公众意志之上,在其眼中,专家们的意见聊胜于无,公众的建议更是无足轻重;某些决策表面看来也有所谓的专家在其中建言献策,但这些专家众口一词表示赞成的场面,却让人怀疑其是否已被权力所俘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某些决策看起来也是在征求民意,但整个过程却让人看不清楚,表面上欢迎公众发表意志,背地里却要求媒体不要充分进行报道———这只不过是“伪公开”罢了。也就是说,重大决策是否问计于民、问计于民的形式、问计于民之后如何操作等还是各行其是,未能形成制度化的保障。

  重大决策问计于民的好处是一目了然的,不但会减少损失和浪费,还会起到释疑解惑、疏解情绪、达成共识的作用。越是牵涉广泛的重大事项,就越需要进行问计于民、公开决策,让利益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深入讨论,达成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协议。如此作出的决策才会得到顺畅的执行,才不会在实施之后受众人诟病,才不会让政府陷入公信力受损的被动中。

  因此,重大决策问计于民必须成为一种惯例。凡是进行重大决策,相关程序便应自动启动。要开辟相应渠道或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专家以及广大公众的意见,而且问计的所有过程应该毫无保留地进行公开,对于公众提出的建议,无论采纳与否,都应该逐条进行明确的答复。总之,重大决策中各方意见的表达、博弈应该是一个让公众“看得见”的过程,更是让公众充分参与的过程,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必须完全暴露于阳光下。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