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民生杂谈 正文
    
黑救护车为啥如此猖獗
2010年03月25日 15:55:3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进入论坛] 

  近日,有市民不断向记者反映,称周口市不少“黑救护车”傍着医院私自转运病人,不但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市民连连质疑,这样的“黑救护车”如何能保障急症患者的安全?它为何存活几年而仍难以查处?周口市卫生局有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联合交警、运管等部门查处“黑救护车”。(《大河报》3月24日)

  “黑救护车”的猖獗并非周口所独有,其设备简陋、不专业、没制度保障等弊端不一而足。不过,“黑救护车”屡禁不绝或许也说明,其顽强生命力背后必然有足够的利益驱动。

  眼下各地均对急救中心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包括硬件、人员配置、出诊时间、收费标准等。虽然收费标准经物价部门核定,有关方面一再强调急救中心的公益性,但被救护者未必全都能感同身受。安徽阜阳的郑先生准备将患病的父亲送往合肥,同样的路程,120全部费用1800元,而“黑救护车”1300元(《颍州晚报》3月23日)。两相对比,尤其在病人病情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下,“黑救护车”的市场竞争力不言而喻。这还不谈一些地方急救中心只管送人不管抬的“土政策”。

  相较于收费,公众最不满意的当是有的120救护车见利忘义甚至舍近求远,将病人送往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医院,延误病人抢救时间。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就曾披露,对一些不危及生命而“治疗附加值”又较高的外科病人,如骨折、轻外伤等,送往“关系”医院,相关人员每次可以得50~100元的报酬(《新华日报》1月8日)。去年10月27日,杭州市民蒋新阳将当地急救中心告上法院,认为120急救车舍近求远,延误了丈夫章春生的救治,提出120急救中心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索赔80余万元。

  当然,120急救中心与关系医院若存有幕后交易,趋利而生的“黑救护车”同样难以幸免。对被救护者而言,选择“黑救护车”可能挨宰但起码心知肚明,况且有些“黑救护车”的“服务态度”并不输给救护中心,因为仅普通救护收费他们就很有赚头,而选择120却不得不背负公益之名,还得支出昂贵的救护成本。

  我们有必要正视“黑救护车”存在的某种合理性,但建立完善的非营利性的120救护体系,这才是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进步的方向。当前对“黑救护车”的猖獗显然不能仅仅寄望于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只要利润空间依然巨大,逐利冲动就不会自动消失。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局副局长王瑛就曾指出,目前我国城市“120”急救模式仍按1984年制定的“每5万人一辆救护车”的标准设置,救护车和急救人员都不能满足需求。加大财力、人力、物力投入,还120救护以更多公益性质,这或许是“黑救护车”被市场“淘汰”并最终退出的治本之策。


浙江潮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