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浙媒发言 正文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效应
2010年03月30日 08:07:46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进入论坛] 

  中国民营企业吉利28日以18亿美元对福特旗下的世界名车沃尔沃完成全资并购,为又一个好事多磨的商业“联姻”画上句号。这场车企“跨国婚恋”将在祝福和观望、希望和挑战中正式上路,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途上,留下又一道鲜亮印迹。

  中国车企的国际并购以往也有先例,这次并购广受关注,更在于它发生在国际产业调整风云激荡的“核心地带”,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诸多关联。而这对“新人”的身份也很特殊:一个是中国的年轻民营企业,一个是世界知名品牌。“婚姻”的成败,其影响与意义绝不限于两家企业。

  对这起并购案的乐观者认为,方向明确、决心坚定、工作扎实、时机得当等诸多因素,使得吉利、沃尔沃成功“联姻”,二者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取长补短,有着双赢的基础和前景。沃尔沃15亿美元的净资产,近百亿美元的品牌价值,4000多名高素质员工,强大的技术和研发力量,在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专利,以及国际化的理念、机制和营销渠道,为吉利汽车“加速”增添了动力;而并购后资金的注入、吉利的特色企业文化、运营和销售的推陈出新,以及中国和国际市场的潜力,则会给此前举步维艰的沃尔沃带来活力与转机。

  但挑战也显而易见。就好比两个人的跨国婚姻,语言障碍、饮食习惯不同、待人接物各异、社会关系复杂——这还是表面的,深层的文化、理念和机制、法规的差异,更需要双方长期磨合。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将这起并购诙谐地称作“穷小子追求国际明星”,这表明当事方深知今后有多少分歧要弥合,有多少障碍要跨越。

  这起并购案,可谓中国车企国际化的一个大手笔,其指标意义是多方面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基于产能积累、升级需求和市场拓展,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这样的跨国“联姻”,其他中国车企已经进行,并会继续迈出步子。国际化绝非坦途,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也不乏失败案例。某种意义上,吉利和其他先行者,都在为谋求国际化的中国车企乃至其他产业,不断探索和实践着破冰之策。

  从1997年进入汽车业算起,吉利的汽车历史不过10多年,此次并购沃尔沃,其迅即转身之势不但体现了一个民营车企强烈的生存发展意识,也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的形势压力和发展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产业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依存度加深。中国企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上不断攀升,拓展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今天吉利和沃尔沃的“联姻”还很吸引眼球,以后这样的企业行为终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寻常故事。

  推进国际化战略,全面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是一条必行之路。对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未来的要求更高,风险更大,挑战更强。中国企业应顺势而进,主动、准确地把握未来方向,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竞争与合作中,争取先机,实现跨越。


浙江潮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