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浙媒发言 正文
    
有偿家教,禁与不禁是道难题
2010年09月03日 09:57:28 来源:钱江晚报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杭州民办初中育才中学做出一个决定,解聘了两名做有偿家教的骨干教师,这个“壮士断腕之举”引发热议。该校校长态度很坚决,说“不做有偿家教,不在外兼课”是该校老师应聘时的承诺,谁踩了这条红线谁就要出局,不可能有批评教育的机会。

  有偿家教,所谓“有偿”,说白一点,就是“收钱”,再说具体一点,是“收高价钱”;而所谓“家教”,其教学内容主打的是初中的“科学”或高中的理科、英语,这些科目在中考、高考中拉分明显,通过校外补习可能“长分”不少。有偿家教的实质内容就是以“钱”买“分”,需求方是学生与家长,供应方是教师或补习培训学校。

  就浙江而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先富起来的温州就有很多家长花钱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学校的优秀老师“带”,吃住都在老师家里,几门课的老师则在下班后联手施教,资源共享。这样的“全托”费用当然不菲,反正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打。只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没有“托”给老师的学生,就失去了吃“营养餐”的机会。只要多花钱就能买“分”,在这样的因果律支配下,有偿家教自然大行其道。

  去年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公示后,其中的“教师在工作日期间不得从事有偿家教”条款备受关注和争议,在修改稿中改为“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这个表述与教育部早就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口径一致。浙江省人大解释说,对有偿家教作具体规定条件尚不成熟。应该说,把“禁止”改为“自觉抵制”,仍是受教育方、施教方以及其他社会相关方利益博弈后的结果。是无解中的“解”,是无奈中相对理性的妥协。就拿一些高复班来说,要是名校名师不去兼课,估计就要倒闭了。

  杭州育才中学的“开除”,实质上只是“解聘”,因为它是民办中学。如果是公办中学,“开除”意味着丢掉事业单位的饭碗与相关的一系列待遇,对教师的打击是致命性的。目前就全国来看,像上海、南京、沈阳等城市都是以扣除绩效工资为手段,还没有哪个地方用“开除”这样凶猛的撒手锏。

  如果教师是公务员,自然有公务员法约束其不能投资营商,但教师的八小时之外,就法律规定而言仍是一块自留地。在学生与家长谋求分数增长的“刚需”面前,又能有多少教师能坚守“抵制”的“自觉”呢?再说,就算公办学校也用了“开除”,即便能震慑一部分学校一部分老师,估计也只能震慑一时,因为愿打愿挨的家教行为原本就很难取证,只是愿挨方不检举,愿打方是很安全的。

  教师职业很神圣,但不可能要求教师是“圣人”,在市场经济已深入社会肌体绝大部分脏器的现实中,以任何手段制止教师有偿家教都只是在末端着力,而不是在源头下手。这源头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改变唯分数论,真正施行素质教育。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