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独家时评 正文
    
城管恶意收购“打人报道”报纸是蔑视舆论监督
2010年10月22日 08:54:4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潮评论

  10月20日,扬子晚报96096热线接到多起投诉称,该报在江苏省盐城市中心多个报摊的零售报纸遭人恶意收购。当天,该报刊登有“盐城城管局长打人事件调查”的相关报道。(10月21日《扬子晚报》)

  城管打人已是大错,面对因为打人事件被媒体曝光,就恶意收购报纸,回避舆论监督,盐城城管部门的做派实在令人费解。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舆论监督的漠视,而且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恶意收购严重干扰报纸正常发行,剥夺读者的知情权。实际上是违法之举。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舆论监督,是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及使用者的一种监督”。真实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媒体公正地传播信息资源,促进民主法治建设。记者有报道城管打人事实真相,为民代言的权利。做好舆论监督,客观、全面报道事实真相,督促政府部门整改问题是媒体的职责,更是新闻规律本身的需要。如果城管认为媒体报道歪曲了事实,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主动澄清问题。如果媒体报道属实,就要直面舆论监督,拿出诚意改正错误,接受调查处理。城管不想被人看到打人的负面报道。就要学会权力谦卑、文明执法,用诚意改变暴力执法的习惯印象。城管部门派人以恶意收购报纸的态度回应舆论监督,这到底是舆论监督权力,还是权力监督舆论?城管恶意收购“打人”报道,充满蔑视舆论监督的权力傲慢怪味。其中揭示出的执政伦理值得反思。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倡以民为本。作为与底层百姓打交道的执法部门如此回避舆论监督,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让百姓树立对政府的公共信仰?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权力服务,为利益服务,根本不考虑百姓的感受与评价。不在乎媒体揭短、曝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应该承认,“打人”这样的负面信息揭了城管部门的短,一旦此事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与百姓的关注,不仅会上级被查处,还会引起百姓的公愤。为了掩盖打人恶行,恶意收购报纸的动机不难理解。但是做好舆论监督,报道事实真相是记者的神圣职责,了解城管打人事实真相,是每个读者与公众的权利。真正问心无愧的执法者理应有正视舆论监督,挽回不良影响,重树形象的政治勇气。盐城城管如此心虚地恶意收购曝光“打人事件”的报道,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给公众留下更多的怀疑空间,损害执法部门的形象。

  在“报喜不报忧”的潜规则一时半会难以打破,法制尚不健全的现实舆论环境下,营造不受干扰的舆论监督,有助于百姓树立对政府的公共信仰,更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城管部门显然不能滥用权力轻易拆了舆论监督的防线。

  城管恶意收购曝光打人事件的报纸,或许是暴力执法习惯的延伸,但是其中折射出的执政伦理在媒体人与百姓心里划下了一道心理鸿沟。如何填平这道鸿沟,值得深思。在此,我奉劝盐城城管部门:不管如何恶意收购报纸,蔑视舆论监督,也改变不了暴力执法、殴打他人的事实。而且,城管部门蔑视舆论监督,侵犯读者买报权、知情权,本身就是一封举报信,值得上级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把城管打人,蔑视舆论监督背后的问题查个水落石出。并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