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民生杂谈 正文
    
“30元”岂能买断村民健康权
2011年01月25日 15:14:07 来源: 大众日报  [进入论坛] 

  浓烟遮天蔽日,粉尘刺鼻难忍,树木纷纷枯死,村民进果园像下煤井,水果变成“煤球”,学校教室里总有扫不完的水泥灰……十多年来,因为附近天宝水泥厂排放的水泥灰,重庆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近200名村民、附近小学800多个孩子深受其害。他们得到的补偿仅仅是每人一年30元的“污染赔偿费”。当地人质疑:这几十元“吃灰钱”,能不能买来娃儿的健康?(1月23日《北京晨报》)

  柑橘之乡长期以来受水泥厂污染,如此的生态环境实在可怕。村民饱受污染之苦,健康权受到剥夺,每年换来的只是30元的“污染赔偿费”,屡屡举报却无法解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像这种高污染高耗能的小水泥生产企业,早就应该淘汰,可是这家企业却一直违法生产至今,这究竟是企业胆太大,还是有关执法部门太无能,个中原因不言而喻。因为,这种企业从立项到生产都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环保审批手续,企业如果没有取得环保许可证是不允许生产的,村民一举报有关部门一检查,该企业就停工;检查人员一离开,企业就继续生产,如此猫鼠游戏的背后人们都心知肚明。

  或许这家企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每年向地方财政作贡献,环保执法部门的检查只是例行公事,或睁只眼闭只眼,村民的举报也根本不起作用。用每年三十元污染赔偿费来堵住群众的嘴,“买断”村民的健康权,这种以牺牲群众健康为代价的“缓保对策”最大的污染源是政绩污染。地方有利益追求,环保执法部门也就自然“管不了、管不好”了,结果形成了污染—举报—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没有被很好地贯彻落实,说穿了还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地方保护主义成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环保执法部门要看地方领导的眼色行事,环境保护政策被污染企业“戏说”,污染企业与环保执法部门捉迷藏,“猫不捉鼠”也成了一种潜规则。污染赔偿费成了一种“花钱买安”的法宝,群众的健康权就这样被践踏,被“买断”。个中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浙江潮评论     [发表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