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社会新语 正文
    
“剩女”与女博士
2011年03月13日 08:51:21 来源: 红网

  时下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宅男宅女”自成一族,“剩男剩女”颇成气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主任乐国安教授“两会”间隙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专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乐教授认为“宅”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而“剩”下来得从自身找原因;他指出:“剩男剩女”们择偶时,应该正确、冷静地看待完美主义并予以修正。

  “剩女”“剩男”近年来愈炒愈热,似乎“剩”已是年轻独身一代的标签,是他们自身独特的生活态度;而徐静蕾自封“黄金剩女”更是将“剩女”群体提高到独立、自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剩”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本是被挑选余下的次等存在物。由在世俗生活中的不得志来标榜自己精神上的高人一等,似乎也说不过去。以常规思维看来,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剩男”可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人数远远少于男性的女性们被“剩”下,就足以说明她们的婚恋观念出了一些问题。中国文化也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治国齐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家庭和睦是必要条件。由此提出的对女性的要求是忠贞贤淑,贤妻良母是女性的道德榜样,而不婚或者主外不顾内都被视为不务本之举,是不被鼓励的。所谓“女强人”本也是一个以男性视角看待的畸形存在。男性们看不得女性比自己强,看不得比自己优秀,这套男权社会的价值系统至今仍占主流。由此来看,“剩女”也无非是男性群体用来彰显自身优越的工具性词汇,这套话语背后的隐性含义是“你们独身女人是被我们男性挑剩下来的,因为你们还不够优秀。”

  女博士是另一种存在,近来,“70%的女博士都遭潜规则”的新闻铺天盖地,这则2009年出现在天涯论坛上的帖子在2011年重新浮出水面并被大量媒体报道,本身就说明我们当下的媒体话语系统出了问题,或者说,现在的大众媒体依然姓“男”。我们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符合我们对当下世风的观照,符合当权者滥用权力的价值逻辑。大多数人看到想当然的认定其为实而丧失了调查验证其真实性的基本必需过程。有人说,这世界上存在三类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在男权观念中一向认定为异物,在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顽固观念到女子争取到上学的权利有一个慢慢过渡的过程。因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不会一朝一夕就改过来的。若以固有观念看来,一个女人能够读书就很不错了,竟然能上到博士,不经“潜规则”怎么能做到呢?这就和娱乐圈中女明星不经“潜规则”不会出名的绯闻同出一辙。女博士在当下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娱乐化了,而这种娱乐正是男权价值主导的。如果一个女性同样认定女性不经“潜规则”不可能读到博士,那只能说她也认同了男权的价值认定标准,即,女性是柔弱的,不经男性帮忙不可能获得成功,而这种帮助通常要付出代价。

  其实,“剩女”也只会出现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外终身未嫁的女性也未见以“剩”这个字眼来形容。独身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是不愿被束缚,不愿被规定的自由追求。如果一味以“剩”来描述其独身生活,那只能说我们的价值系统还不容许女性脱离对男性的依附而存在,这本就是对女性的不公平。中国男人不喜欢女强人,甚至不喜欢和女性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折射在媒体上就体现为媒体的双重性,为什么只能是女性被观赏,被审视?在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我们或许真该静下心来想想男女究竟怎样才能平等。


浙江潮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