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社会新语 正文
    
打拐无制度突破 成不成可能都是伤害
2011年06月14日 16:44:57 来源: 千龙网

  日前,山东聊城警方侦破的两起重大贩婴案审理完毕。涉案人员受到惩处。然而,被解救的29名婴儿,却因无法找到亲生父母,仍只能寄养在买主家里。2009年10月29日,公安部公布了60名已被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儿童信息,截至今年6月仍有54名孩子在苦寻回家路。(6月13日《山东商报》)

  今年“微博打拐”兴起,将打拐活动推向高潮,也让公众对贩卖孩子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更对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深感同情。在这样的现实下,打拐自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新疆将迎回所有被拐卖儿童赢得赞美之词的最终原因。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完美的爱与完美的童年,而这一切,前提条件都是一个完美的家,而打拐的初衷,显然和这脱离不了关系,那赢得公众支持,就不难理解。

  但是,随着打拐行动的进行,一些掩藏在这背后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孩子的安置问题,一些孩子被贩卖,罪魁祸首就是贫穷的父母,这种情况下,即便解救了他们,父母也不会认领。如果孩子没人认领,这该如何安置呢?这显然是一大难题——让现在的父母继续抚养有纵容犯罪之嫌,而送进孤儿院难免增加财政压力,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尤为不利,因为他们在这呆着,就意味着“孤儿”的标签,他们背定了。

  另一方面,则是孩子的心灵问题。打拐是解救了孩子,但如果没有找到原来的父母,让现在接纳他的家庭继续抚养的话,那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野孩子”的帽子必然难以摘除,那对他们心灵世界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换言之,如果孩子的安置问题与心灵问题并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所谓的打拐,只能帮这些孩子“验明正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对他们心灵造成伤害,那无疑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而遗憾的是,打拐已经兴起很多年,“微博打拐”则借势将这推入高潮,但对打拐本身的反思,来自社会的不少,来自民间的颇多,但真正来自官方的,却还很少见,大多把打拐当成一种政绩炫耀,这次,又解救了多少儿童。但问题是,仅仅解救,但并不“送佛送到西”,这样的解救有实际价值么?

  因而,对打拐行动而言,在当前的尴尬局面下,最需要的显然是制度上的突破。如果不改进,无论打拐活动成或不成,对那些被拐卖的孩子而言,都是一种伤害。只有铺好了一条道,而这条道比孩子们在没打拐之前更好,这样的“打拐”,才会有实际的价值。


浙江潮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