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文体辣言 正文
    
京剧要常演常新
2011年06月30日 09:10:37 来源: 东方网

  据6月28日的《解放日报》报道,“国剧精粹?穿越世纪经典——现代京剧专场”将于7月1日在沪演出。当年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饰演“杨子荣”的童祥苓将再返舞台,重唱“管教山河换新装”这一高亢激越的唱段。

  《智取威虎山》连同《沙家浜》、《红灯记》等现代京剧唱遍大江南北的日子,距离今天已经有40多年了。诚如今年已76岁的童祥苓所言:“在建党90周年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现代京剧确实还有再演的必要,这不仅因为现代京剧是传统京剧发展的产物,更因为它们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历史。”

  传统京剧的定位主要还在于欣赏和愉悦,现代京剧除以上功能外,更有激励和启迪。如《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现代京剧以其环环相扣的剧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唱段,在令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更受到精神和灵魂振撼。看一出好戏,其效果不亚于走进美学和人生哲学的大讲堂,不亚于走进一个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不亚于上了一堂激励革命情怀的党课。

  一部优秀的现代京剧,常常要经过经年不息的、边演边改、边改边演的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有些时候,当一部新戏浮出水面,搬上舞台,观众往往是不满意的,但正是他们充满挑剔又流露期待的目光,成为我们投身现代京剧、献身国粹,打造时代佳作的强大动力。

  真正的、有生命力的国粹艺术不应仅是表现过去进行时,而更应表现现在进行时。以讴歌新时代、新征程、新人物为己任的现代京剧,可以反映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上风雨兼程的最强音,传达出民族精神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也能反映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塑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崭新风貌和英雄形象。

  其实,京剧现代剧目《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的最早出现,并非在人妖颠倒的“文革”时期,而是产生于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60年代这一段时期。京剧现代戏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健康的,特别是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京剧现代戏创作专业队伍。“十年浩劫”期间,京剧现代戏被搞成所谓的“样板戏”,一时间出现了全国人民只看八个“样板戏”的怪现象。直到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京剧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被封存已久的所谓“才子佳人戏”、“帝王将相戏”才得以重登戏台,再展风采。

  但与此同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京剧现代戏却被打入了冷宫,不再演了。据说有些在文革遭受过“极左路线”迫害的老前辈每每听到“样板戏”唱段,都有点心有余悸,感觉很不好。所以,现代京剧就这样和我们大家“渐行渐远”了。这给人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然而,这其实有点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将洗澡水和婴儿一起泼掉”了。演现代京剧本身不是错,现代京剧完全可以在新时期经历“凤凰涅槃”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也是完全可以并蒂开放,相得益彰,相互借鉴、相互辉映、相互刺激、相互进步、同步繁荣,进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的。

  而京剧的未来、京剧的最大观众群体还是在年轻的一代。年轻一代,恐怕还是更加喜欢欣赏和现代生活更为接近的现代京剧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京剧现代戏创作与上演也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蝶恋花》、《刑场上的婚礼》、《骆驼祥子》、《映山红》等有影响的作品还是“各领风骚两三年”的。这些作品摆脱了样板戏“高大全”、“三突出”的局限,避免了形式上的“话剧加唱”,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中突破原有模式,作出了新的尝试。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也许是仓促上马,也许是编创演各环节尚缺乏精到的功力,也许是缺乏“给力”的宣传。如今回过头来细思量,“文革”后问世的那么多的现代京剧,似乎一部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未见得其中有哪个唱段口口相传,在社会上为戏迷或准戏迷们广为传唱。相比之下,倒是新创作的《贞观盛事》、《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等,倒是赢得好评阵阵,各方赞誉有加。现代京剧还是PK不过传统戏或新编历史剧,笔者窃以为,其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是京剧现代戏面临缺少贴近生活的新剧目与独具风格的新流派、观众的减少及流失等问题;其二是京剧现代戏对传统艺术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够,在表现现代人物、音乐、配器、道白、唱腔等方面所作的尝试也不太成功;其三是宣传、推介的手段与途径也较为缺失。

  在当下舞台演出市场的竞争中,京剧充满危机和挑战。特别是在现代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艺术欣赏内容呈现多样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发展京剧这一民族瑰宝和传统国粹,如何吸引更多的京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如何把我们的京剧艺术向国外弘扬,这是京剧现代戏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京剧现代戏亟须在内容、形式和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京剧是国粹,但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与时俱进,创作出令人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尤其是现代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京剧现代戏艺术,不应该销声匿迹,应该保持并焕发其长久的活力和生机。

  此外,京剧是可以变革也必须走变革之路的。不妨采取“拿来主义”,在唱腔、舞美、唱念做打等等方面大胆尝试创新。比如唱腔。如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京剧的唱腔太慢,因此不太能耐着性子听完。那么,现代京剧的唱腔可否有所改进,多多地使用些节奏紧凑的曲牌。等等。

  京剧艺术的美,也许正在于它的古老;但它的大美,必在它的现代性。古老的艺术要想不被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就必须永葆创新活力。因此,要让京剧常演常新,让戏曲百花齐放,就绝不能满足于让老戏一枝独秀。京剧创新与变革,可否以现代京剧的编创演为龙头或突破口,假以时日,承担起以传统艺术表现时代精神,以国粹魅力展示当代社会的新使命。

  


浙江潮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