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时政点评 正文
    
要拿出“造楼”决心来改造地下
2011年06月30日 11:40:23 来源: 广州日报

  进入6月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遭到强降雨袭击,杭州、深圳、南昌、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遭遇“内涝”尴尬。不少网友戏谑: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前天,曾免于内涝的长沙也在强暴雨之后多处积水,市区交通瘫痪。

  仅仅一场强降雨,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内涝似乎已成为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可以说,暴雨下到哪里,内涝就在哪里出现。在强降雨面前,现代化的城市从未显得像今天这般脆弱,人们不禁要问:一座座“水城”在暴雨后现身,中国的城市究竟怎么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内涝不断出现凸显了城市暴雨预警机制的不够完善,以及在内涝后应对措施的不够得力。但如此解释显然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在城市排水系统“欠债、落后”的事实面前,内涝更多的则是暴露了城市要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来打造“地下城市”?城市管理者又该以什么样的决策思路,来规划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时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造楼”的冲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决心也越来越大。前几天有报道说,中国在建摩天大楼总数超200座,相当于今天美国同类摩天大楼之和。再加上过硬的基础设施,使得城市的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鲜艳夺目。然而,“造楼”的理念再先进,城市的外表再光鲜,也掩盖不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强降雨的冲击下,地下排水系统显得“漏洞”百出,号称现代化的城市竟然被内涝逼得有点不知所措,这很说不过去。

  说到地下排水系统,许多人会联想到美国警匪片,很多枪战和逃生场景就是在下水道里上演的。而令法国大文豪雨果引以为豪的巴黎地下水管道,据说开辆卡车进去也不成问题。相比国外宽敞的下水道,国内城市的下水道无疑很令人汗颜。杭州的地下排水管,最粗的直径也不过两米多,不到一米的比比皆是;兰州、太原的很多地下排水管直径居然还不到30厘米……在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上,也明显偏低,像武汉市管网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而建的,上海250个已建成雨水排水系统,也仅基本达到“一年一遇”,重点地区才达“三至五年一遇”。当几十年一遇的暴雨来袭、内涝屡屡发生时,“一年一遇”的标准是该改进了。

  为何地下基础设施如此落后?很多城市以“历史欠账太多”为自己开脱。但公众不解的是,有钱建高楼、建地铁,唯独没有钱改造地下排水设施?以长沙为例,两年来共投入1.5亿元用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疏浚和改造,这样的投入与地上基础设施的“大手笔”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归根到底,是“重地面、轻地下”的政绩思维在作祟。高楼大厦、园林绿化等地上看得见的工程,被视为城市的形象,既容易出成绩,又脸面有光。下水道深埋地下,谁也看不到,建得再好,也难以体现政绩,因而也就无人重视。须知,下水道的好坏,畅通与否,能否经得起考验,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尊严和良心。城市扩张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未雨绸缪,拿出在地面上“造楼”的决心来改造地下基础设施。城市规划者也急需补上“地下课”,转变理念,把地下排水系统当作“地下公共通道”来建设。


浙江潮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