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文体辣言 正文
    
中轴线求解“文遗”生存之道
2011年07月05日 14:49:45 来源: 京华时报

  北京,这座在文化古都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大都市,其文化遗产保护注定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命题。

  北京的中轴线正是这样一个文化遗产,它的生存困境,折射的是一些文化遗产共同的现实生存困境。其最佳生存之道的如何求解,对于其他地方的一些文化遗产也必定具有某种有益启示。

  申遗是中轴线获得保护的新起点,但它已然遇到了第一个不小的“钉子”。这就是地安门的复建问题。来自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的消息称,已经决定不再复建地安门。原因是,原址复建则影响交通,它于1955年被拆除为的即是“改善交通”;南移复建,则失去它作为北京中轴线坐标之一的历史地理意义。

  到底是复建还是不建,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证实。但显然,它作为申遗路上的“钉子”问题,却严峻地摆在决策者面前。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后辈的财富,作为后辈,毁弃它是一种不肖,使其活在当代、闪耀其华、传诸后世,乃是沉甸甸的责任。到底该如何求解,使其获得最佳的现实生存,挑战人们的智慧和思维。

  据称,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是北京旧城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乃至整体的文化和美学效果,那么它作为文化遗产就失去了文化的内涵与风韵。在这个意义上,地安门的复建,自有其必要性。然而,在现有城市规划布局和交通格局之下,它的复建必然是一种针尖对麦芒,最终会受到来自现实的强烈阻碍。

  一种解法是,着眼城市规划布局和交通格局的总体调整,使地安门不致成为交通要道和瓶颈,复建景观就能够自如生存。但这需要调整的全局眼光,还需要花费较大代价,也就必然面临一个是否值得的价值考量。如果着眼于北京的整个文化遗产保护,着眼于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北京的重要性,重新优化北京的规划布局和交通格局,使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获得最佳生存,这又是另一番考量,值得思量。

  另一种解法则是,重新定义和认识文化遗产的内涵。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要求原封不动、原模原样,还是取其文化精髓、精神内涵而留存?就中轴线而言,它具有生命力的意义在于,对北京整体布局的“中轴”坐标作用,体现所谓的“城市的肌理、思想、对称的审美观”。循着这个思路,重新界定其“宽度”,在整体上使其既符合古典的“中轴”精神理念,又合乎现代的城市特点和运行需要,也确是一种思路。那么,是坚持认为道路的宽度只能是原来的尺度,否则就失去其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还是赓续其精髓,实现文化遗产观的与时俱进?这同样值得考量。


浙江潮评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