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学习有理丨习近平总书记七论传统文化“双创”

来源:学习有理
作者:孔新峰    责任编辑 吴晔
2017年02月09日 10:30:10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双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只有礼敬传统,坚守传统,中华民族才能拥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才能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对中国道路进行前瞻性的文化思考,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追求理想,坚信崇高,中华民族才能在保持精神独立性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丁酉岁首,“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犹如一声春雷,石破天惊。

  在新中国历史上,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尚属首次。

  该《意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基本原则。

  那么,总书记谈过几次“双创”?具体语境如何?重大意义何在?广大干部群众,对此不可不察。

  

  根据笔者梳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迄今共有七次集中论述。

  1

  第一次集中论述,是在2013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点睛: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献史上,这是历史性的首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强调的“双创”对象,是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中华传统美德”。

  2

  第二次集中论述,是在2014年2月1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17”重要讲话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点睛: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强调的“双创”对象,仍然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必须强调的是,总书记将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点难点环节,整个“2·17”重要讲话,有大致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谈制度现代化赖以实现的精神价值保障。

  3

  第三次集中论述,是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点睛: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作出了6方面18字的经典概括;“双创”的对象,已经由“中华传统美德”扩展为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第四次集中论述,是在2014年3月27日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

  习近平主席指出: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点睛: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代表中国阐述“双创”原则,而“双创”的对象进一步上升为整个“中华文明”。

  5

  第五次集中论述,是在2014年9月24日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点睛:这一论述凸显了对待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礼敬而不盲从、继承中求发展的科学态度。

  6

  第六次集中论述,是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点睛: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代广大文艺工作者阐发“双创”原则,传达了对待传统文艺遗产应加以因革损益、别开生面的新时期文艺创作精神。

  7

  第七次集中论述,是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点睛: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重申唯有秉持“好古而不泥古”的经世致用学风,以问题为导向,方能提出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通观上述重要论述,可以概括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内涵。

  之所以要提出“双创”,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

  “双创”的本质,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所应抱持的方法论,也就是着力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激活其生命力。

  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注意从以下方面着力:

  要尊重传统,守望传统;

  要理性地面对传统,反省传统;

  要把握好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要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际上是《诗经·大雅·文王》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命题的当代版本。

  现代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其所撰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中揭示了中国之于世界的特殊重要性。

  他如是写道:“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冯先生晚年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两句概括为“旧邦新命”,并且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他认为,所谓“旧邦”,即指文化传统;所谓“新命”,即指现代化。

  文化史的发展证明,“旧邦新命”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创造与智慧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独特而伟大的贡献,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生于旧邦,长在今天;亘古亘今,薪火相传。它既具有历史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和糟粕,思想高度与思想限度瑕瑜互见,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是文化复古,也不是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更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自然也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问题,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两办”《意见》明确体现了如下精神:

  坚持“两创”方针,关键是把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

  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双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只有礼敬传统,坚守传统,中华民族才能拥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才能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对中国道路进行前瞻性的文化思考,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追求理想,坚信崇高,中华民族才能在保持精神独立性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标签: 传统文化;习近平;创新;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xxjhjs/201702/W0201702093623065961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