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学习之路|嘉兴城乡一体化:“村里的日子跟城里一样好”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逯海涛 吴晔 黄娜 通讯员 倪聪耕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7月31日 08:17:25

更多

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于嘉兴,可谓“十年磨一剑”。早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就专程到嘉兴蹲点调研过,认为嘉兴有条件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1.jpg

  左手繁华都市,右手美丽乡村。在嘉兴,城市和乡村就仿佛南湖里的一枝并蒂莲,花开两朵,各有芳华。

  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曾在他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描绘了一个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问题来处理的妙想——“把一切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和谐组合如今正在嘉兴得到践行。

  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于嘉兴,可谓“十年磨一剑”。早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就专程到嘉兴蹲点调研过,认为嘉兴有条件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这一年,嘉兴率先制定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全国第一个制订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地级市。2008年,嘉兴又启动实施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十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嘉兴的“乡窝宁”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眼中的城市和乡村多了哪些相同之处?还有哪些不同?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到嘉兴农村看看吧。

  从老房子搬进新社区

  村民感叹:生活比城里还好

  从新仓(独山港东)收费站下高速,就驶入平湖市新仓镇。这个与上海接壤的小镇,2009年就被列入嘉兴市、平湖市“两分两换”工作试点镇,鼓励农户到新社区集聚建房。芦川花苑社区是镇里规模较大的一个集聚区,已有1300多农户。远远望去,一排排三层小楼,宽敞亮堂,干净整洁,景观优美。

  我们去时,80岁的村民干雨香正在看自家建在芦川花苑的新房子,打算装修入住。“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到这么好的新房子。”干雨香说,他们家的老房子在新星村,1985年建造的,老屋破旧,下雨漏水,关键是26岁的孙子快成家了,得有一间新房。能把新房子建在统一规划的中心社区,全家都很开心。

  从老宅搬迁集聚后,住上了好房子不说,农民财产性收入也明显增加,许多农民就近务工,多了一笔可观的工资收入。2016年嘉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87:1。

  胡冲华大姐是新仓镇石路村村民,因为政府政策用地征迁,2011年在统一规划的农房集聚点芦川花苑自建了一幢三层新楼。“我们现在住得比城里人还好,这里空气好、环境美、路灯亮,一南一北还有两个公园,很幸福。”胡冲华笑脸洋溢,家里5亩地全被征迁了,她和老伴每人每月有1800多元的养老金,两人还在厂里务工,加起来每月另有4000多元的收入。

  据平湖市新仓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顾仿林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实现农民集聚建房2150余户,按总规划要达到4000多户。

  “以前是‘劝’农户来中心社区建房,现在是农户排队主动要来造。”顾仿林说,农户的田大多流转给大户了,村民大多在镇上务工。中心社区离镇区近,还有广场、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入网、雨污分离、通信管网全覆盖,附近医院学校菜场齐备,步行都只要10分钟,生活非常便利。

  从村里无缝换乘到市区

  一张卡刷遍城乡公交

  公交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嘉兴通过一系列改革,构建起了真正意义上完全融合的城乡公交体系。城乡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客运公交网络已经实现市域全覆盖。

  张垚琴家住在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华联村,而她工作的地点在嘉兴市区的交通银行附近。2014年大学毕业以后,每天上下班乘坐城乡公交车往返成了她雷打不动的行程。虽然25公里左右的路程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并且要换3路公交,但是她觉得这样的出行方式还是很方便。

  在王江泾城乡公交枢纽站,一共有5路通往村和集镇的城乡公交车,基本上涵盖了王江泾镇的所有村和集镇。现在,在嘉兴像王江泾站这样的城乡公交枢纽站还有很多。“今年下半年我们打算把车型全部换成新能源车。”嘉兴国鸿公交二车队队长吴根华说。

  这一切,都得益于2003年以来嘉兴在全省率先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这一举措打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25条,投入车辆1338辆,运行线路总长度6227.3公里,全市79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城乡客运一体化评价达到5A级水平,日均客运量超过21万人次。2013年出台的《嘉兴市区公交线路编码及站点命名规则》,彻底打破了城乡公交“两张皮”的格局。

  “其实我们嘉兴早在2009年就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现在我们在做的工作是全面推进镇村公交标准化,目标是打造全域公交。”嘉兴市运管局副局长孙继峰告诉记者,王江泾镇城乡公交枢纽站就是镇村公交样板,将来嘉兴会有更多这样的站点,能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便捷实惠。

  从镇村分馆到中心馆

  想看啥书全市图书馆轻松找

  在农村,想要去图书馆看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嘉兴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以乡镇分馆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被誉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嘉兴模式”。

  7月12日下午,虽然不是周末,嘉兴图书馆洪合分馆的阅览室里还是坐得满满当当,除了放暑假的中小学生来这里看书、写作业,还有不少住在附近村子的村民也到这里读书看报。邬荣君是这里的老读者了,对历史感兴趣的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翻看一本《宋朝果然很有料》。

  邬荣君就住在洪合镇上,十几年前他就是嘉兴图书馆的会员。“以前没开洪合分馆的时候,经常坐着公交车去嘉兴市图书馆看书,现在看书不用跑远路了。”最让邬荣君高兴的还不止这些,“比如我想看的书洪合分馆没有,可以告诉这里的管理员,他们会帮我去总馆调过来看,相当于全市图书馆的资源都能够享受到了。”

  “在我们洪合分馆,可以共享嘉兴地区五县两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嘉兴市图书馆举办的一些展览、活动也会共享给各个分馆,以前到不了乡镇、到不了村和社区的优质文化资源,现在都能下来了。”嘉兴市图书馆洪合分馆馆长周旭宇说。洪合分馆只是一个缩影,嘉兴全市已建图书馆乡镇(街道)分馆59个,标准化村(社区)分馆89个,基本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全覆盖。

  家门口就能方便地借阅图书,这个“小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从2007年建立第一个图书馆乡镇分馆开始,嘉兴将所有公共图书馆按等级连接在一起,市图书馆和每个县域总分馆构成“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坚持“城乡一体、普惠均等”原则,实行书刊借阅全市一卡通与全免费。

  “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这就是我们嘉兴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嘉兴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处长刘靖这样总结。目前,嘉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城乡覆盖率已达每馆3.3万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标签: 嘉兴;城乡;嘉兴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房子;服务体系;王江泾镇;平湖市;务工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xxjhjs/201707/W0201707312890547583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