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辣评丨消除高考腐败 不妨先拿保送生制度开开刀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逯海涛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11日 07:13:57

更多

保送生制度亟待优化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高校保送生等4项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了规范。通知要求,从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此举一出引发热议。

  免试入读大学的保送生制度,本是褒奖优秀学生和专门人才的政策,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不透明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为子女升学的“捷径”,保送生制度不断遭受诟病。

  据媒体报道,2000年,湖南隆回一中14名保送生有13名弄虚作假;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保送生资格考试出现作弊;2010年,南方某高校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局级领导干部子女,让人不免有“保送靠拼爹”的联想。此后还曝出了“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这样的新闻。

  除了容易被造假钻空子,优秀的高中生生源真的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红利了吗?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中学“送良不送优”,只保送良好的,最优秀的反正能考上,就不保送了。这样一方面能提高中学高考录取率,另一方面有些优秀的学生还可能考个“状元”。

  从保送生数量来看,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巨大。

  2014年,全国23个省份保送生总数达到2813人。高考大省广东以286个保送生名额稳居保送生输送量榜首,北京、上海的保送生比例也位居全国前列,而青海、甘肃等8个省份却没有一个保送生名额。东部地区保送生人数远多于西部,甚至一些西部省份全省保送人数不及东部省份一所学校的保送生数量。如此保送,只能是离教育公平越走越远。

  由此看来,保送生制度目前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滋生了高考腐败;二是加大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三是造成对更多普通家庭学生和偏远地区学校的不公平。

  事实上,保送生制度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在不断调整,当年各地压缩了保送生项目,只保留了省优生、奥赛生和外语生等5项,大规模减少了保送生人数。从2016年起,逐步减少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相应推荐名额。

  这次取消对省级优秀学生的保送生招生,是2014年以来调整的延续。有专家建议,在保送生的保送执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信息公开透明、标准统一和建立“黑名单”制度。保证推荐各阶段的信息公开透明和核心信息公开的充分性,这样才能让公众有效地参与监督;在推荐环节要有统一的成绩标准;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人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世界众多著名大学录取优秀学生的措施之一,目前保送生制度尚不可能全部取消。但是在现存制度框架内,如何避免“暗箱操作”、保证全过程公开透明是重中之重,也应该是改革的方向所在。

  当前反腐风暴席卷各个领域,消除高考腐败、实现教育公平,不妨先拿老百姓意见集中的保送生制度开开刀。

标签: 保送生;保送生制度;学生;高考;教育公平;招生工作;造假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1/W0201701110305546844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