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绣”出城市的美好之花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肖纯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11日 11:02:48

更多

希望城市管理者想得更细、做得更细,用“一针一线”的慢工细活,织密市民的美好生活。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希望“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如此形象的比喻,契合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目标,也标志着城市管理思路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绣花式城市管理”不仅限于上海,也值得国内其他城市积极思考与借鉴。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很多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新区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与舒适,幸福感写在我们脸上。城市和市民,都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见证。

  我们有说“中国拥有一批硬件水平一流城市”的底气。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城市的软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如何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同时,激发全社会活力?总书记的讲话为接下来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说起城市,人们可能更熟悉“摊大饼”“遍撒胡椒面”等宏观手段,对于“绣花”这样的微观手法还有些陌生。事实上,两者不但不冲突,还相辅相成,需要辩证看待。正是因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是宏大的系统工程,更需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通过精细的“绣花”来促进这个宏大系统实现更好地运转。

  “绣花”不仅是手法,更是理念。1973年,经济学家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主张破除对大规模增长的数字迷信,以小巧的工作单元、合理的资源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这种思潮理念影响下,德国城市没有一味做大,而是注重规划、明确功能、在城市维护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德国的“绣花”经验是:不必贪大求全,而是综合考虑规模与宜居的关系,多在城市生活质量上下功夫,才是城市发展的意义所在。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大城市意味着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很多德国人却没有涌入大城市的冲动。其中一个秘诀就是着力打造中小城镇,虽然中小城镇面积不大,但市镇基础设施的标准丝毫不逊于大城市,交通便利、街道整洁、商业业态齐全。正因如此,中小城市不仅没有被大城市比下去,反而因为远离喧嚣、环境友好、文化深厚、生活成本低,留住了很多人。

  做好了中小城镇单元,在更宏大的地域布局中,德国还通过打造城市圈来提高区域的活力。为了让中小城镇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德国在上世纪60年就开始规划区域层面的城市圈。功能上的错位,让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互补,最终产生了强大的经济造血能力。

  听上去耳熟吗?浙江提出的“特色小镇”和“都市圈经济”,与德国城市“绣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城市治理的他山之石,不是为了比较中德城市的高下。而是说明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希望城市管理者想得更细、做得更细,用“一针一线”的慢工细活,织密市民的美好生活。

标签: 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德国城市;城镇;城市发展;细活;城市生活质量;信息技术手段;城市管理者;中国城市化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3/W0201703113763295909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