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污染物跨区偷倒 如何打掉有恃无恐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程永高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0日 20:20:54
完善法律和监管只是强化治标,建立污染物妥善处理长效机制才是治本。科学处理妥善污染物不是一家一地能解决好的事情。相邻的行政区域,不妨在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时,开展更全面深入的合作,将两地环境保护统筹规划起来,争取同步协调发展。
浙江富阳一些造纸厂的近万吨垃圾,被陆续偷倒在相邻诸暨的废弃矿山。现场垃圾山高耸,恶臭阵阵,黑水横流。河北廊坊大城县“潜藏”多处工业污水渗坑被曝光,最大一处面积达17万平方米。连日来,媒体接连报道了两起跨区污染,场景触目惊心。目前,诸暨环保部门已经扣押了4辆垃圾运输车,并对涉事企业进行追查;廊坊等地多处工业污水渗坑的治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然而,这些垃圾、工业污水是谁以及怎样一步一步偷放的?类似的垃圾、废水污染点,还有没有未被发现的?在治理和监管上,又应怎样完善制度,确保第一时间高效治理和平时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垃圾呈几何级倍数增长。面对日益攀升的垃圾处理成本,部分已经获取了巨额利润的工业企业却不愿掏钱,打起了偷排、偷倒的主意。很多地区的环保监管部门,对所在区域企业的污染排放监管相当严密的,但当企业把污染物运走,却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趁夜色偷偷运进来的外地垃圾,有关部门一时也难以发现。于是,不少企业只支付少量运费便将污染物搬走,大笔的污染物处理费算是省下来了。
归根结底,还是企业这样干违法成本低。擅自转移固体废物出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根据我国有关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最高才处于10万元的罚款。这点金额,可以说对企业毫无威慑。据媒体调查,富阳造纸企业偷倒在诸暨的近万吨垃圾,正常处理要三四百元一吨,而每吨垃圾偷倒的运费才60元。罚款只是收益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还是较坏的情况,很多时候,污染物是谁偷倒的,追查起来都很麻烦。很多环保部门,对污染物从自己责任田运走,是没什监管动力的,运到哪里、如何处置一概不问。而蓄意偷偷运进来的外地垃圾,通常又只有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相对容易被发现。
仔细审视这几年全国各地的污染物跨区偷运,背后的原因也都类似:违法成本低、监管及制度不完善。当然,不同地区的环保监管、执法的力度和制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心术不正企业偷排污染物,一时也难以完全禁绝。
存在不足,就需要针对性改进。首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早已过时,全社会都要达成对污染物“零容忍”的共识。开展跨区协作、群策群力,全面加强监管。以工业和生活垃圾妥善处理为例,能否尽快建立垃圾从产生到处理完毕的全链条监管,这样本区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善发生污染时,便可溯源追究责任。对进入本地区的污染物,能否一开始就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确保安全可控,及时发现违法行为?还有,相邻行政区域的环保监管,能否建立快速反应协调机制,加强不定期巡查和执法。
完善法律和监管只是强化治标,建立污染物妥善处理长效机制才是治本。科学处理妥善污染物不是一家一地能解决好的事情。相邻的行政区域,不妨在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时,开展更全面深入的合作,将两地环境保护统筹规划起来,争取同步协调发展。
标签: 污染物;垃圾;监管;工业污水;行政区域;环保部门;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