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达康书记入考卷受热捧反映创新焦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建国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1日 22:48:19

更多

教育创新无止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源头,做好创新方面的文章。杜绝创新焦虑,激发更多创新因子,必然会让教育更加具有新意和活力。如此,假如所有考题都有类似达康书记的“影子”,学生还会大惊小怪吗?

1.jpg

  最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中人物达康书记也随之成为新晋网红。在这几天厦门双十中学举行的期中考中,达康书记还“走进”了高二化学试卷,和“汉东省”高层讨论起了垃圾分类问题。

  应该说,《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和反响,而达康书记随之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物。如此之下,达康书记成为化学试卷中的内容题材,正是在于该部电视剧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过,达康书记入考卷,表面上是一种教育创新手段,实际上暴露出了教育创新的积弊和短板。

  长期以来,即便应试教育已被素质教育取代,但在教育模式中,依然烙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于,在考试试卷的内容和类型设置上,通常沿袭之前的出题模式和套路。于是,题型单一、固化、老套,内容缺乏创新,更没有多少吸引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对于此类的试题缺乏兴趣,考试中的应试教育色彩非常浓厚,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一直都在努力创新和改进,试图探索更加具有新意的教育考试模式。

  达康书记进试卷,正是一种教育创新模式,其所引发的关注,背后衬托出了当前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不难看出,只是将达康书记原型移植到试卷中,其教育创新的力度并不是太大,但却引发了如此的的强烈关注。一小步的创新,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眼球,足以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在细节层面跟进和完善。假如,在教育模式、考题设置等方面,校方和教师能够多用点心,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许教育考试的效果要好的多。

  教育创新无止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源头,做好创新方面的文章。杜绝创新焦虑,激发更多创新因子,必然会让教育更加具有新意和活力。如此,假如所有考题都有类似达康书记的“影子”,学生还会大惊小怪吗?

标签: 教育创新;达康书记;书记;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学生;创新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4/W0201704216472575187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