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观察丨和谐教育,从容错纠错开始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严秀才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1月17日 20:31:04

更多

近日,一则金华某中学生考试发挥失常欲跳楼的新闻被多家媒体报道,联想起去年11月轰动全国的“尖子生26刀捅杀老师”事件,不禁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深感忧虑。

rmrbhwb2018011708p36_b.jpg

  近日,一则金华某中学生考试发挥失常欲跳楼的新闻被多家媒体报道,联想起去年11月轰动全国的“尖子生26刀捅杀老师”事件,不禁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深感忧虑。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缘何以残害自己或杀害教育者的方式挥霍正值芳华的青春?诚然,互联网时代容易出现极端案例被过多的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尚未从根本上找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悲剧发生的有效途径。

  十九大报告提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评价机制值得总结反思,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不可以因此片面的理解为用一把尺、一个模式规范学生的成长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也不应该以某个简单的标准衡量一所学校的得失成败。笔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或者说教育最大的功能也在于容错基础上及时地纠错。这一观念的建立和普及,或许对学生非理性行为的阻断,对素质教育的推广有根本性作用。
  孔子说过“因材施教”,也说过“朽木不可雕也”,后者是一句气话,不幸的是被我们很多人听得过重。回到当前,升学压力、新时代个性化的学生、日新月异的外围环境,使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有鉴于此,最首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中高考制度、教育模式、人才定位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在深入推进。如弘扬“工匠精神”,就在于改变国人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其次就是中微观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如何将制度付诸教育实践,如何改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如何更好地整合社会和家庭的力量,走出一条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这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要提倡容错纠错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多一份宽容(不是纵容),多一点纠错的耐心。
  哪怕朽木不可雕,也可当柴烧,何必一弃了之?每一个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首先要承认这种差异性,尊重个性,在此基础上量体裁衣,帮助每个人成长成材。这个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个个上名校、人人高学历,学手艺、自主创业照样可以做“出彩中国人”。反过来说,学习成功者未必是事业成功者。如今在各个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多数不是当年的学霸、名校毕业生;同时据相关调查,30多年来1000多名各省市区的高考状元,多数已“泯然众人”。

  “教育要定出产品的标准,这就是标准: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这就是我所瞩望的中国教育的未来。”蒋梦麟先生的话言犹在耳。笔者认为,他所谓的教育产品标准其实是无死板标准的标准,也是我们在容错纠错基础上努力实现的教育理想。

标签: 纠错;教育;学生;素质教育;成功者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1/W0201801177299882976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