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潮赛】错拿“厚重感”批高中语文教育,是在迎合大众成见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李攀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1月28日 21:19:41

更多

最近,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选了著名作家毕飞宇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中《大地》的片段,其中有个问题是“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 。

0IExyqyNJk.jpeg

  最近,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选了著名作家毕飞宇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大地》的片段,其中有个问题是“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结果考试结束后,毕飞宇的微博就“炸”了,因为天津滨海新区的考生们不约而同跑去给毕飞宇留言、发私信了,列队整齐地追问《大地》的厚重感到底体现在哪里。很快,诸多清一色批判高中语文教育的报道出来了。

  说实话,我心中对高中语文教育也很有看法。尽管我喜欢阅读,但语文成绩不好,原因是我总记不住该背诵要默写的内容。可这次集体公开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批评,更像是媒体在迎合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就是一直以来,公众普遍比较反感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这次,因为作家毕飞宇本人的回应,媒体终于找到时机引发大众情绪,从而再次导致口诛笔伐。可我觉得,这次批评的逻辑根本就不成立,找错了证据,反而伤害了高中语文的开放式探索,把语文教育往死记硬背的方向推。 

  似乎很少有人愿意通读一遍这道关于“厚重感”的题目。这个题目的完整表达是: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谈谈你的看法。这本就是考试中少见的且表述严谨的开放题。一般而言,这样的题目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不是有些人所说的追求标准答案。如果要批评高中语文追求标准答案,妨碍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和表达,就不应该拿这个题目做例子,而应该举这道题前面的两个题目做例子:简要概括作者故乡平原大地的特点以及对划线句进行赏析。

  又有人说,高中生不懂厚重感,老师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拿来强行让学生体会。确实,这就有点为难学生了。然而,真的是高中生都不知道何为“厚重感”吗?不乏大量课外阅读积累的考生应该懂得何为“厚重感”,尤其是国内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具有厚重感的文学特色的不胜枚举。素质教育一直推崇高中生该多读课外书,但有大量阅读积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本题是阅读理解中的第三题,设置有区分度挺好。

  其次,不懂何为“厚重感”真的不会做这道题目吗?且看看题目本身的提示:“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言下之意就是说毕飞宇作品的“厚重感”是通过扎根民间和大地来体现出来的,民间就是人们生活,大地就是自然万物,而毕飞宇的作品是追忆往事的,所以指的就是对当时人们生活和自然万物的还原。如果能认真审题,这道题也可以至少答对一大半。

  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这是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是人们生活中交流和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考试中考到这种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导向,而不是应试教育的糟粕。但经一些媒体改动标题后,社会大众对这到题目的认知仅停留在“厚重感”身上。

  看了《每日新报》的报道原文,报道客观叙述这一起文化事件,在同一个版面报道滨海新区考生组团追问毕飞宇事件后,《每日新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二中团委书记、语文老师魏暑临。魏暑临说,“我觉得语文教学如何关照现实生活尤为关键,对于语文知识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不仅能解决当下现实的困惑,更要有指导人生的意义。”文学鉴赏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高中会学到基础的文学鉴赏知识,这道题目就是要求考生从文学特色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把学过的理论运用到一个具体语境中,正能体现“活学活用”,“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社会大众对文章的看法是多元的,却是没有理论体系的。

  题目变得开放不一定就是降低难度。因为相对陌生,这道关于“厚重感”的题目是在增加难度。遇到难题,考试完想知道答案,同学间互相对答案,向老师要答案,这次找到了原作者的微博并提问,这不就是高中考完试后的群体写照吗?如果要全面降低难度,恐怕最好只考死记硬背,这样考生无怨言,媒体没话题,可好?

  在这个事件中,毕飞宇的讲话受到广泛赞同。毕飞宇拿自己为例,他说他是30岁之后才能阅读《红楼梦》,不是不认识《红楼梦》里的字,是生活阅历不够,理解不了作品的“厚重感”。这段话被一些媒体用来做高中考生理解不了“厚重感”的论据,可是难道作家以前不理解,所有高中生都不理解了吗?理解不了《红楼梦》的“厚重感”,就理解不了其他作品的“厚重感”吗?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不认同。2015年11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毕飞宇说,“我说三十岁之后才读《红楼梦》,其实有夸张的成分,我读《红楼梦》其实并不晚,就因为年轻,老是没读完罢了”。也就是说,毕飞宇在30岁以前读过《红楼梦》。我高中就读过《红楼梦》,至今没读完过,但完全不影响我理解文学作品的“厚重感”。

  至于作家自己不会做题,这很正常,因为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形象就是独立于作家而存在的。“作家不会做,所以考生更不会做”的神逻辑不值一驳。“作家不会做,考试还有什么意义”的神逻辑完全否定了文学鉴赏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包括应试教育问题在内的疑难杂症长期存在,这需要媒体长期关注,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关于厚重感的这道题,体现出基础教育在向开放式探索式方向的努力。媒体不应该囿于成见,遇到高中生觉得题目难去问作家的事件,就给基础教育泼冷水。诸如“因为一道考试题,高中生‘围攻’毕飞宇”,这种标题党式的误导不应当是有职业操守的新闻人所为。

  (作者为南京大学学生)

标签: 厚重感;高中语文;考生;作品;红楼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1/W02018012861221805283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