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90后过大年】“扔愁帽”与“破五”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钰淇    责任编辑 杜博
2018年02月23日 19:45:57

更多

那些神秘温馨的气氛、庄严肃穆的礼仪、淳朴浓烈的乡情,体现着古人敬畏自然的虔诚,也昭示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恒久文化魅力。

  “妈,还有多少天过年呀!”儿时,最盼望的时刻莫过于过年了。过年这会儿不仅可以大把大把地收压岁钱,初步实现“财务自由”,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挥洒自己的天性。只要不是太过分,父母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年虽然自由,却也让我深感无时不处于“枷锁”之中。鲁迅小时过年,大年初一面对长妈妈急切的眼神,内心惶恐不安,生怕说错话、做错事,这种感觉我也深有体会。老家过年时的各种“老规矩”使我时刻小心并快乐着,其中最难忘的莫过于“扔愁帽”和“破五”了。

  老家河北邯郸,除夕夜这一天,除了有普遍意义的“守岁”传统,还有一项古赵地区特有的习俗——扔愁帽。儿时,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前,母亲总会把这一年家人戴过的帽子、头巾打包趁黑扔到街道的角落。回到院子里还要梳理三下头发,拍打三下衣服,跺三下脚(三三至九,至阳之极以求避邪)。正月十五那天,邻居会把这些帽子扫在一起付之一炬。

  第一次见到平时节俭的妈妈如此“铺张浪费”,我丈二和尚般摸不到头脑。母亲向我解释原由:老规矩,扔掉旧的帽子象征扔掉过去一年的忧愁与晦气,因此千万不能在街上捡回别人丢掉的帽子。

  那时的我似懂非懂,直到长大之后才明白这一仪式背后还有一个忠君爱国的传说。相传这是秦国攻下赵国后,逼迫赵人戴秦国制式的帽子,人们怀念前朝国君的统治便愤恨地扔掉秦冠,结果不少人因此惨死于秦朝的暴政之下。后来人们在除夕夜以“除旧立新”的名义将其扔在大街上,才既能保全性命,又宣泄了对新王朝统治的不满。

  既然过年时为了抛弃忧愁连心爱的帽子都可以丢,那过年时的垃圾更是时刻要扫地出门了?这可不一定,老家过年时什么时候扔垃圾都有讲究。

  一般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四,人们便不再每天清理垃圾,直到初五那天,才把囤积了几天的鞭炮屑、果壳皮、剩饭菜等一股脑倒入门外的垃圾箱,称之为“破五”。如果大年初一倒垃圾,这被视为“冲”一年的财运,未来一年是要“破大财”的。小时候,我不知道因为提前清理垃圾挨了父母多少次剋。

  近几年,出于保护环境和维护整洁村容的需要,母亲已经不扔“愁帽”了。清理垃圾也不必一定等到大年初五,家里到处堆满垃圾袋了。说实话,少了这些“老规矩”的约束,起初还真有点不习惯。

  扔什么和什么时候扔,看似繁琐复杂,实则属于农耕文明时期先人对未知的一种敬畏;与之类似的各种节日习俗,共同构成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展示。那些神秘温馨的气氛、庄严肃穆的礼仪、淳朴浓烈的乡情,体现着古人敬畏自然的虔诚,也昭示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恒久文化魅力。

  (作者为广西大学学生)

标签: 帽子;垃圾;老规矩;老家;破五;秦国;压岁钱;父母;母亲;自由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2/W0201802236434054332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