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压岁钱成负担 请多用“精神压岁”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玫昆仑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2月15日 15:28:39
压岁钱产生的这些“困惑”,偏离了“压住邪祟”的初衷。长辈们给孩子压岁时,不妨转变观念,破除陈规,少给压岁钱这样的“物质压岁”,多给孩子“精神压岁”。
原标题:防压岁钱成负担 请多用“精神压岁”
近日,某理财平台发布一份全国压岁钱行情地图,其中福建、浙江、北京成为压岁钱支出水平最高的地区。“地图”显示,福建孩子收到的单个压岁钱红包平均高达数千元,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广东,因为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仅为50元。
虽说广东成为了压岁钱地图中的一股清流,但从总体上看,全国压岁钱支出普遍较高,已成为老百姓沉重的负担,甚至导致一些人不敢回家过年,成为“恐归族”,以逃避不堪忍受的人情债。
其实早年给孩子的压岁钱往往只有一元两元、五元十元,只是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压岁钱也逐渐水涨船高。本来给孩子压岁钱只是图个吉利,然而现在压岁钱的传统寓意已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给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攀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
对未婚年轻人来说,给压岁钱已成了他们的一种春节负担;对大多数长辈来说,别人给自己的孩子多少,自己也给别人的孩子多少,与其说是给压岁钱,倒不如说这是大人们之间的一场面子游戏。更有甚者,在部分人眼里压岁钱还成为了行贿受贿的工具,助长腐败泛滥。
压岁钱产生的这些“困惑”,偏离了“压住邪祟”的初衷。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压岁钱叫厌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的流通货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物。这说明给孩子压岁钱并非一定要给钱,完全可以用像钱一样能够给孩子带来好处的象征物品代替。
毕竟亲情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给的钱多并不代表越亲,反之亦然。因而,在春节期间,长辈们给孩子压岁时,不妨转变观念,破除陈规,少给压岁钱这样的“物质压岁”,多给孩子“精神压岁”,比如“压岁言”、“压岁书”等,都能让孩子获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都比压岁钱要胜一筹。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也比比皆是。比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亨利·布拉格,其圣诞节礼物是父亲的一双旧鞋和一封信:“孩子,真抱歉,家中的经济不允许我为你买一双新鞋……如果你一旦真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旧皮鞋奋斗成功的。”在父亲赠言的鼓励下,亨利·布拉格奋发图强,最终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春节期间给孩子“精神压岁”,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比如送孩子适合阅读的名著,带孩子外出旅游、参加有意义的文娱活动,或者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都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毕竟压岁钱可以用完,而拥有的知识与精神,却可以受用一生。
标签: 压岁钱;孩子;地图;孩子压岁钱;广东;亨利;支出;长辈;福建;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