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90后过大年】保持春节的仪式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张露菲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2月28日 07:50:36

更多

春节仪式感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一个人,无论已经投奔到家人的怀抱,还是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因为这个节日的到来,感受到年的味道。

006.png

  说到春节,作为从小就扳着手指盼望新年的我们,还是非常憧憬和期待的。

  小时候,离过年还有一星期,爸妈就会给我买一身红衣服,并且到过年那天才能穿;爸爸牵着我的手转一圈,兜里就会塞满糖果和压岁钱;作为爷爷奶奶的宝贝孙女,过年有什么好吃的都落不下我;和小玩伴边打闹边看春晚玩到嗨;家人做馒头我会偷偷拿下一块面捏面人,粘的满脸都是面粉;即便困了还硬撑着守岁……

  想想长大后的我们,天天淘宝,天天拆货,过年只不过又多了几笔订单;像我们这种不大不小的年纪,早就吃腻了糖果也少了压岁钱,过年家里一桌子各式各样的饭菜越来越好看,却越来越吃不下几口;习惯熬夜的我们,却再也没有了守岁的意识。

  有人说,中国人是非常注重“仪式感”的。所以,由文化带来的仪式感,以及仪式感中表达的文化,对这二者我们仍需心存敬畏。

  仪式感就犹如生活的调味料、情感的催化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显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例如春节回家,在当代中国,春运已经成了一种特有的春节仪式。过年前后,数亿中国人在一条条通往家乡的轨道上,“倍思亲”也好,“情更怯”也罢,甚至于“少小离家老大回”,可谓五味杂陈,但脚步却不曾停歇。这恰恰是仪式感最直观的表现。而阖家团聚、守岁拜年等仪式感的存在,更让春节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

  不可否认,在多少“年味淡了”“春节变了”的声音中,春节的仪式感已越来越难以维系。很多人因为一句“麻烦”而不愿意回家过年;即便回家,面对亲朋围坐的团圆饭,以往的热闹话题却变成了今日静默地刷朋友圈、玩游戏;甚至有些人刚回家,就想着离开……多少传统仪式因为“太麻烦”被精简到忽略。

  其实,哪有什么年味越来越淡?年味明明就藏在那些被人们选择遗忘的仪式感里。

  老人说春节的仪式感,就是该做的事情一件都不能少,祈求年年平安、合家团圆;放眼更广阔的天地,春节仪式感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一个人,无论已经投奔到家人的怀抱,还是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因为这个节日的到来,感受到年的味道。无论是为了祈祷来年的喜乐,还是为了唤醒记忆深处的温情,都要新年快乐!在仪式感中流动的亲情,在仪式感中寄托的希冀,在仪式感中收获的温馨,才是那些在岁月里闪着光的年味。

  所以,春节的仪式感,更加需要被唤醒。对国家来说,春节能凝聚团结力量,在家庭团圆中更好领悟家国情怀;对文化发展来说,春节能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传统习俗;对小家来说,领会一下“和家人见一面”那种简单而幸福的平凡生活。这些深入民族记忆骨髓的东西不能丢弃,而且必须“隆重出场”!

  【作者为浙江工业大学衢州学院学生】

标签: 春节;仪式;守岁;压岁钱;新年;糖果;团圆;少小离家老大;春节仪式;传统习俗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2/W02018022828063691226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