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贾平凹都如此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奋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浙江在线评论员 栗中西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3月12日 19:57:33

更多

勤奋除了改变个人的境遇,还指向更高的理想追求。

  “现在这个社会,精细的创作特别难,需要自己能静下来,可外部干扰很多。”贾平凹在两会上接受采访,谈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也谈到了自己的创作,他吐露自己因为工作减少了对家庭的义务,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工作室,晚上十二点才结束,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外孙女来了也要早早撵走,免得打扰自己写作的节奏。

001.jpg

  提起莫言,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标签,总为其增色。我们看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儿子,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上,接受最高荣誉时候的荣光,在全国两会现场参政议政的荣耀,却没想到,他在两会现场接受采访时,也会像个农民一样,“絮叨”起自己每天是怎么创作、怎么作息的,以证明自己对待文学创作的一贯认真。然而这个朴实的自证,却为年轻人竖起了好榜样。

  在很多人看来,作家这个身份是最没有门槛的,最容易复制的,只要有兴趣提起笔来,人人都有加入比赛的机会。就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的,“写出一部小说并非多大难事,写出一部上乘的小说,对某些人来说也并非难事,虽不说手到擒来,也并非难以企及。不过要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却难之又难,绝非人人皆能。”他自己每天像打卡考勤那样写作,一起床就先伏案写上四五个小时。他把写作比作个人体力活,对待每一部作品都是“投入全部世家、倾注我拥有的全部能量”。近些年颇受国内文艺青年喜爱严歌苓也是,遵守着近乎严苛的创作节奏。那么是不是只有文学大家们才要这么辛苦?不是,通过之前的媒体采访我们知道,以量取胜、经常被粉丝催更的网络作家,甚至需要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

  不断有作家在写作笔记里告诉人们,靠天资禀赋、靠灵光乍现而成名的作家是不存在的。不仅作家如此,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时至今日,八十多岁的李嘉诚仍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篮球明星科比认为“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他的成功秘笈;比尔·盖茨甚至会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不管在哪个国家,勤奋,仍然是改变个人境遇的最有效办法。

  对莫言的勤奋感到吃惊,背后的潜台词是:已经功成名就,就不用努力了吧。勤奋除了改变个人的境遇,还指向更高的理想追求。这些年,网络上特别流行一种说法——财务自由,这四个字仿佛是所有中产及中产以下阶层人士的梦想,现代生活高压下,财务自由描绘的场景的确非常具有诱惑力,但却是有害的。不缺吃少喝就可以停止奋斗,怀有这种想象的只能是还处于匮乏状态时候的一种安慰,就如同“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的誓愿一般,一种调笑而已,等到粮食满仓难道要真这样吃?必须警惕财务自由之说变成一种毒鸡汤,警惕对小富即安心态的过度渲染。

  莫言在工作室伏案的背影,为我们勾勒出了勤奋的模样。这种勤奋精神事关物质的丰富,也事关人生的姿态。正如人民日报刊文《艰苦奋斗再创业》,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惟有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艰苦奋斗再创业。”年轻就要有年轻的样子,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奋斗在路上。

标签: 两会;创作;工作室;作家;红糖;采访;节奏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3/W0201803126969285853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