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中国首个页岩气田年产能100亿立方的背后丨论调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体育场路文曲星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4月03日 17:23:21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来不是喊喊口号、写写空头文章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巨浪成于微澜之间。
上周一能源界传来这样一条消息,中石化公开发布2017年年度业绩,副董事长、总裁戴厚良宣布,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100亿方年产能,成为北美以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虽然冠以“中国首个”,但这消息似乎并不起眼,没有太多人讨论它。而在几年前,“页岩气革命”(Shale gas revolution)也曾是舆论的焦点。有理君想在这里具体聊聊页岩气,以及涪陵气田的建成可能意味着什么。
一、
先来介绍一下页岩气,顾名思义,它是蕴藏在页岩中的天然气。页岩是由黏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页状或薄片状岩石,如下图:
页岩气主要产生于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中,大部分吸附于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常规的油气资源好比一杯鸡尾酒,天然气、石油、地下水有层次地包裹在岩层中,你只要打井把它们“吸”上来。相比之下,页岩气的蕴藏没有这么讲究,开采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从1821年美国开钻了第一口页岩气井到1970年代,这种能源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1970年代中东政局动荡引发了石油危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油价从每桶3美元上涨至10美元。1978-1980年又因伊朗政变、两伊战争,上涨至34美元。对美国而言,廉价能源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一去不复返了,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滞涨”。
因此,美国在这一时期痛定思痛,开始寻找中东石油的替代品。页岩油和页岩气就进入美国能源部、石油公司的视野。他们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对页岩气的勘探、开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长期摸索,在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大规模开采。
水平井,因其在含油气的岩层中有一定长度的水平部分而得名。它就像一根倒置的L型吸管,保证油气井更大面积地接触到油气资源,提高采集效率。而水力压裂,则是通过注水挤压页岩层,使之破裂释放出天然气。虽然还存在污染地下水的疑虑,这些技术却被认为带来了第三次能源革命,并深刻改变了美国在世界能源版图上的地位。
有理君查到这样几组数据,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尚在起步阶段。2009年便依靠页岩气反超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当年页岩气产量接近1000亿立方米。201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高达4620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曾经的能源进口大国现在已经有能力将一船船液化天然气(LNG)送往世界各地。
能源关乎现代经济体系的命脉,掌握了它,不仅意味着该国产业发展有更足的后劲,甚至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强的话语权。以美国为例,依靠页岩气和页岩油,其能源价格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利于增强本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促使部分企业回迁;扩大就业,仅能源行业就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使其中东政策顾忌减少,自主性更强。
二、
回到中国的现实中来。
中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生产和消费总量在七成左右。虽然目前脱硫、燃烧等技术已非昔日可比,但煤炭仍然不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则不同,它几乎不含硫、粉尘或其他有害物质,以它代替一部分煤炭能够改善环境问题,比如大众关心的雾霾。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得很快,常规资源的开采越来越跟不上这个节奏。2016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368亿立方米,消费量为2058亿立方米,缺口为700亿。2017年天然气产量上涨至1474.2亿立方米,但由于去年冬季取暖大范围地推进“煤改气”,消费量激增,缺口还在扩大。部分省份在一段时间内饱受“气荒”之苦。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油气资源不可再生,所以能进口就先用进口的。但天然气的进口没那么简单。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不是一锤子买卖,从立项开始到最后建成输气,整个过程往往充满了坎坷曲折。中俄天然气供应项目的谈判长达20年,至2014年方才签订协议。这条管道总长4000公里,原计划今年开通,年输送380亿立方米,但工期一再延误,至今没有确切消息。这背后涉及的恐怕不止简单的经济利益计算,还有更为复杂的国家博弈。
液化天然气(LNG)固然不受管道的限制,可以从海上运来。但运到港口以后,还有接收、储藏、运输的问题。这些设施建设在中国也才刚起步,短期内扩容也有其限度。
这样看来,涪陵气田建成和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掌握,就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国家层面开始关注页岩气至今不到10年,已探明页岩气储量便超过9000亿立方米,这其中有6008亿立方米在涪陵气田。而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7)》,我国页岩气的可采资源量为21.8万亿立方米,相比下已探明的部分还只是九牛一毛,已开采的更是微乎其微。各种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之丰富,可以和美国、加拿大三足鼎立,甚至被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排到第一。
涪陵气田从2012年在焦石镇开凿第一口页岩气井起,通过多年探索,相继实现钻井、压裂、测录井技术的国产化,整片气田也终于迈向商业化开发。在感到振奋之余,这些经验技术将来的推广则留给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
首先天然气产量会大幅提高,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需多说。环境方面,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李干杰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表示,去年“煤改气”“煤改电”在环境质量改善和PM2.5下降方面的贡献率是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简单来说,这直接关系到绿水青山能不能保护好。同时,让老百姓用上安全、廉价、清洁的能源,不用担心烧饭火不旺、洗澡水不暖,这也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
提高天然气自给率,降低对进口的依赖,也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毕竟,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欧各国为天然气价格、过境费而发生的闹剧,已经不知道上演了多少遍,我们从中一定学到了什么:除了分散进口渠道,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开发好自己丰富的页岩气也是一条有前景的正道。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来不是喊喊口号、写写空头文章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来源:学习有理微信公众号
标签: 页岩气;页岩;气田;天然气;生态文明;天然气产量;涪陵;开采;美国;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