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万元校服,戳中谁的脊梁?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吕苏娟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23日 19:17:57

更多

不论学校能否做到珍重和关爱孩子,但最起码该做到“尊重”孩子。不然即便有再多的头衔加身,也担不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之责,更担不起“名校”这顶“王冠”。

VCG4192219483.jpg

  继不久前《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触痛无数人的神经后,近日,杭州一所学校的万元校服费,再一次掀开了教育的另一面:要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就要付出高数量的费用。

  这样的判断,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该学校名为“人大附中杭州学校”,由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手英国国王学院学校共同创办,天然自带“名校”光环,一年学费就高达12万元。名校、名师本是稀缺资源,收费标准高于一般学校也可理解。但学费可以高,校服费高又是为何?难道因为学校教育质量好,就代表着校服质量一定好?

  学校方解释,校服从设计、生产到运输整个周期需要数月,为了确保校服的顺利制作,学校需向家长收取定金并支付给供应商。咋一听,似乎很有理,毕竟不给定金的话,哪有商家愿意先投入生产。但这样的模式,并不独属于人大附中杭州学校一家,为何其他学校就没有爆出“天价校服费”呢?

  从杭州民办学校家长的反馈来看,一年校服的费用约为几百元,最多不超过2000元。虽然人大附中杭州学校表示这笔费用包含“春夏秋冬及运动装共40件左右”,但其所预估的“4000-5000元之间”的收费标准,也与其要求缴纳的1万元明显不符,这其中的差额又是为何?是商家铁了心让学校多收钱,还是学校好心为商家多收钱呢?

  如果是商家要多收钱,学校作为购买方,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甚至可以换商家。而如果是学校要多收钱,那为何要多收钱?多收的钱用在何处?学校是否与商家存在利益输送?还需监管部门及时介入,给家长们一个交代。而作为交钱方的家长,也应及时向学校提出质询,明确费用的去向,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更值得关注一个问题是,校服作为学生的必需品,虽然服装本身有相应检测标准,但价格却一直缺乏统一标准。这也是人大附中杭州学校之所以敢给出1万元校服费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这还是一个法律盲区,即便有相关部门介入,对于价格是否合理的判断,仍离不开学校、商家所提供的“证据”。

  一般来说,关于校服,学校其实只需提供基本样式,家长可自行购买。而学校统一购买,既可最大限度压低校服价格,又可让家长“少跑腿”,本是一件好事。但好事与办好之间,差的往往是一个信息公开透明。1万元的校服费是否过高,与学校是否主动与家长沟通,是否将相关供应商信息公布,是否落实每件校服的价格等息息相关,而显然,人大附中杭州学校并未想到这些问题,而只是简单告知费用,就以为“万事大吉”了。

  而支持学校这一做法的,恰恰就是其在教育市场上的话语权。因为自认名校,家长必将趋之若鹜,所以有恃无恐地建立“校服制作微信群”,并名言“未能如期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名额”。在学校看来,只要祭出“学籍”一招,家长就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却从未想过这一招本身就已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的无知无畏,伤的不只是“名校”二字本身,更是整个中国的教育系统。

  “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珍重和关爱,都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人大附中杭州学校的校长给出的寄语。且先不论学校能否做到珍重和关爱孩子,但最起码该做到“尊重”孩子。不然即便有再多的头衔加身,也担不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之责,更担不起“名校”这顶“王冠”。

标签: 校服;学校;人大附中杭州学校;人大附中;商家;家长;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孩子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