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切除独流镇的佐料“毒瘤”,天津应有作为
人民网 秦宁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17日 20:07:43
实现舌尖上的安全,并无捷径可走,必须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得紧而又紧”。
据报道,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一些普通民宅里,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记者调查发现,此地聚集的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更是长达十多年。
给餐食加点佐料,人生更有滋味。可是,当工业用盐加色素勾兑出酱油,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这样的佐料,我们还敢加吗?更可怕的是,我们深受其害却并不知情,谁知道究竟吃了多少假佐料?春节举家团圆时,当你大快朵颐时如果觉得不对劲,那么“恭喜”你,你不幸吃上了假佐料。
众所周知,独流镇为千年古镇,以产醋闻名,但这些佐料造假窝点的存在,使得独流镇多了一些“毒瘤”,如果不快速切除,势必戕害独流镇声名。独流镇佐料造假,已有长达十多年的历史,如此持久,原因出在哪里?
造假人员往往选择在高墙院落的民宅中,这给发现和查处带来了难度。再加上造假者警觉性强,比如实行圈子化运营,一是信息互通,一家觉得苗头不对,其他所有的造假人员都能得到风声;二是发展固定客户群,陌生人需要熟人之间相互介绍,才会卖货给你。基于此,这或是造假窝点能够躲避打击的重要因素。
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相关监管部门是不是真正尽力监管了?据报道,当地存在“花钱打点关系”的现象,一名造假者透露,“只要有钱,就没有搞不定的事,上周我家一个造醋的点被查,最后花了2000块钱摆平。”此说是否属实,花钱打点了谁?究竟是如何摆平的?如果涉及监管人员,则涉嫌违法犯罪。
还有一个细节是,独流镇多名造假行业内部人士称,有些厂家的打假人员找到造假窝点或者在物流公司查到假货,不会真正动手去查,造假者只要给钱就可放过。看似咄咄怪事,打假者与造假者厮混一起,蛇鼠一窝,造假者岂非更加有恃无恐?
此外,假佐料大行其道,一路畅通,意味着不仅当地监管失守,还说明流入地的经营者以及监管者,未能守土尽责。《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必须确保购进的食品来源渠道正规、质量安全,严防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发现来源不明、疑似假冒品牌的食品,要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而独流镇假佐料却形成了包括造假者、销假专业户和商户在内的黑色利益链,假货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多年,实在耐人寻味。
如今,国家食药监总局已责成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天津市政府报告,并商请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对违法犯罪线索立案调查,查明制假售假的时间、数量、销售流向,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天津市也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清理清查行动。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佐料造假窝点或被“扫荡”一清。很显然,在专项行动的同时,天津市相关部门更应有所作为,建立长效的打击机制,并通过制度设计铲除窝点滋生的土壤,这点尤其重要。
日前,习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应该说,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与老百姓的预期仍有差距。实现舌尖上的安全,并无捷径可走,必须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得紧而又紧”。
标签: 佐料;独流镇;造假者;造假窝点;造假;天津市;食品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部门;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