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人民的名义》征服年轻人 靠的不是“郑胜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18日 17:54:43

更多

火遍了半边天的《人民的名义》中,众生百态的角色无疑是一大亮点。希望《人民的名义》在捧红“ darkcom表情包”之外,能更多引起一些对年轻人严肃文艺需求的重视,真正对年轻人“知冷知热” ,而不是“你妈觉得你冷”或者“你爸觉得你爱看感情戏” 。这样,才有机会将主旋律剧目从“爆款”变成“常青款” 。

  原标题:《人民的名义》征服年轻人 靠的不是“郑胜利”  

  火遍了半边天的《人民的名义》中,众生百态的角色无疑是一大亮点。

  无论是新晋网红、表情包之源的达康书记,还是槽点满满的“宇宙区长”孙连城,“汉东boys”组合的每一位成员无论红脸白脸,都深受年轻网友的偏爱。

  但在这个几乎每个角色都有粉丝的剧中,却出了一个异类——郑胜利。

  “人设不讨喜,戏份臭又长,演技很糟心” ,这个角色堪称被“千夫指”,“全民都烦”,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能耐。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个让网友不买账的“快进角色”“尿点角色”,却恰恰是剧组特意安排给年轻人的。

  对此,年轻人纷纷表示:“我们不需要感情戏”“导演对年轻人有很大的误会”“您这是瞧不起我们年轻人吗”。场面一时非常尴尬。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一个文化产品想要晋身现象级,必须要在互联网空间上有声音;而在80后、90后乃至00后逐渐掌握了网络话语权的今天,如果想成为网络爆款,就必须要搞定年轻人。这个道理,《人民的名义》制作方自然是懂的。

  判断一个文化产品是不是真的火,有一个标准:看它的影响力是否蔓延到目标受众之外。对于反腐主旋律剧目《人民的名义》而言,当在B站上看到网友自己剪辑的《人民的名义》片花被顶上首页,或者看个游戏类直播都能见到弹幕刷“主播达康书记想找你谈谈”的时候,这剧就已经“成了”。

  在实践层面上,《人民的名义》确实在年轻人中吸粉无数。但从郑胜利这个角色的“尴尬”来看,《人民的名义》在年轻人中爆火,似乎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了——我们的年轻人,或许真的被“误会”了。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看《人民的名义》?或者说,年轻人喜欢《人民的名义》的哪里?这本质上涉及对当代年轻人的判断。如果习惯于将年轻人粗暴地贴上“时髦”“浪漫”“搞笑”“酷”的标签,再搞一些基于刻板印象的廉价“元素”掺进作品里,就让人不由得想起若干年前一些电视上的相声小品,一把年纪的演员神经兮兮地大喊一声“哇塞”“欧耶”,自以为抖响了一个包袱而愣在台上等着年轻人笑,那种感觉也是相当的尴尬。

  事实上,年轻人——80后、90后,乃至00后——不仅普遍接受过系统的人文社科教育,借由互联网了解了大量相关知识,同时也有着“摆脱幼稚便签”的内在焦虑。因此,他们对政治、历史、军事正剧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其实是非常惊人的,只是并没有被很好地正视和挖掘出来。近年来,《大明王朝1566》等一批优秀却未得广泛传播的历史正剧,经由豆瓣、知乎等年轻人聚集平台的推荐,时隔多年焕发“第二春”,正是一项有力的证明:今天掌握网络舆论声量的年轻人对于正剧的品味,比起十年前的主流电视观众,只高不低。

  同时,国内较长时期都缺乏严肃的历史政治题材影视正剧。而为数不多的“严肃题材”作品,往往以年长者为默认目标受众,较少考虑年轻人的审美习惯。特别是近年来反腐行动雷厉风行,反映相应政治现实的正剧创作却没有跟进,青年人对于这方面的文化需求无处宣泄,只能求诸《纸牌屋》等外国作品。

  在聚集年轻网民的“A站”“B站”等“亚文化圈子”网站中,都设有专门的军事、政治版块。而在贴吧、知乎等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关于时事、政治、军事、经济等的讨论也始终是热门话题,可见当代的年轻人对于所谓“严肃题材”内容的兴趣之浓厚,绝不在“美妆”“追星”“搞笑”“游戏”等之下。只是前者常常苦于缺乏鲜活而贴近现实的抓手,难以产生话题性。而改变自真实事件的《人民的名义》恰好给它们提供了这个抓手。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把《人民的名义》在年轻人中的走红,看成是青年群体近年来对于政治和主旋律文艺作品需求的一次总爆发。从这个角度看,《人民的名义》的走红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的爆红,存在着某种层面上的相似性。客观而论,《湄公河行动》本身硬素质在佳作以上、“神作”未满。但是因为其取材于现实事件,又采用了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选角与拍摄手法,故而为渴求参与到重大话语体系中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入口”,票房也被引爆。影片所获得的关注并不是针对这一部电影的本身,而是源自多年积累的文艺需求“势能”。

  同理,《人民的名义》在年轻人中的走红,当然不可能是因为“郑胜利”和“感情线”加入得好,而恰恰是源于多年来年轻观众渴求优秀的严肃题材作品的“势能”积累。

  想将偶然变成必然,就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希望《人民的名义》在捧红“darkcom表情包”之外,能更多引起一些对年轻人严肃文艺需求的重视,真正对年轻人“知冷知热”,而不是“你妈觉得你冷”或者“你爸觉得你爱看感情戏”。这样,才有机会将主旋律剧目从“爆款”变成“常青款”。

标签: 年轻人;名义;角色;人民;严肃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4/W020170418601166497316.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