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与其抵制 不如想想中国节日怎么跟洋节PK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号
作者:田获三狐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12月26日 12:33:31

更多

这几天,圣诞气氛浓得化不开。总之,也许是杞人忧天了,但是岛叔真心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能走出农耕时代,割去辫子拿起枪,被挖掘出适应现代生活的新价值,被赋予喜闻乐见的新仪式,和洋节一起,为国人的开心事业增砖加瓦。

  原标题:与其抵制 不如想想中国节日怎么跟洋节PK

  圣诞浓

  这几天,圣诞气氛浓得化不开。

  商场里四处摆放着圣诞树,电视里预告NBA圣诞大战,小区物业挨家挨户送平安果。送小朋友去上美术班,头戴鹿角的老师笑着说,一会儿有圣诞老人送礼物喔。

  圣诞节前好几天,小朋友就念叨说,他要乖乖的,不然圣诞夜没有礼物了。12月25日凌晨,岛叔爬起来,摸到孩子屋里,发现他已经把所有的奖状都翻了出来,摆在桌子上,看来是希望圣诞老人看到这是一个好孩子。

  岛叔把白天买的糖果、玩具,塞到圣诞袜子里,放在他的床头。再摆上一封模仿圣诞老人口气写的夸奖信。

  完事之后,岛叔坐在地上,看着熟睡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

  有孩子之前,岛叔对抵制洋节之事嗤之以鼻,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历史上的中国,从来不怕吃了牛羊肉就会变成牛羊,而是以包容心态怀纳百川。

  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我们通通给他过成了中国的购物节、休闲节。至于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自然不用去管他。我们哪个人过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还不是图个乐呵?

  但是,在这个平安夜,岛叔这个文化自信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却按照洋节的程序,亦步亦趋,照方抓药,而且是驾轻就熟——每年都这么干。为的啥?为了孩子。

  年味淡

  岛叔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上,没少费心。在他还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就寻思着将来给他看百家姓、千字文,给他讲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都是怎么回事,得怎么过。

  等孩子大了,发现传统节日之于小朋友,比起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来说,简直低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比如,我们做家长的,给孩子讲春节,讲过年,就算能讲得天花乱坠,可当过年的一项项仪式已经不再进行了,他怎么理解?怎么接受?

  以前怎么过年?儿歌里说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更不用说,过去家里要供上祖先的牌位,要送灶王爷,大年初一还要上坟,等等。爆竹声声中,这一系列仪式加强了过年的意识,年味浓得化不开。

  现在呢,扫房子,找保洁;灶王爷,家里没他地儿;祖先牌位,我爷爷家都不摆了;鞭炮也不让放了……在很多家庭,春节的仪式剩不下几个了。所以好多年前开始,大家就感慨年味淡了。

  更不用说不少家庭还利用过年假期出去玩、去旅游。岛叔全家去年春节在三亚过的,今天去海边玩水,明天登岛看花。这是过年吗?这就是度假,游玩。大人、孩子玩得都很开心,但是这快乐,跟春节无关,跟过年无关。

  TVB说做人呢,开心最重要。但是不管什么事,能因为它能让人开心就坦然接受吗?

  咋选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一定的物质存在方式,才有一定的意识与之相随。

  先说个反面例子。比如历史上有过一个节日——寒食节,现在没有了,与之相应的寒食文化也只能存在在书本上了。

  为啥消亡了?看看它的物质存在方式就知道了——吃冷食。

  在古代那种卫生条件下,吃冷食容易死人。尤其有些地方,寒食时间长,像山西,寒食曾长达一个月。所以在汉代以后的历代守土官和帝王,如周举、曹操、石勒等的禁断之下,固定为冷食三天。随着物质存在方式的消退,到了唐宋之后,寒食节并入清明节,至此消亡。

  如今,圣诞节等洋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风靡得益于充满温情的、易于为人所接受的物质存在方式。

  而传统节日之所以式微,是因为缺乏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心理结构的物质存在方式。说白了,就是老套的过节仪式,不吸引人,尤其不吸引孩子。

  还以春节为例,一个主要内容是给出去,是上贡,给祖先也好、给神灵也罢,反正就是进贡好吃好喝的,是下对上的虔诚。

  圣诞老爷爷是发东西,发礼物。当然这东西是家长买的,但在形式上是给予,是鼓励,是上对下的温情。

  两相比较,孩子当然喜欢后者。洋节受欢迎,背后的物质力量不可忽视。这样就给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制造了很多障碍。

  如果过洋节这事从小就在孩子心中扎下了根,同时传统节日在他们心中又留不下什么位置,那么他们这代人长大后,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去爱上传统节日?

  剪辫子

  冯骥才有部小说,叫《神鞭》。

  小说最后,过去使辫子打人、如今用双枪的傻二说:“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鞭(指辫子)剪了,神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尿给别人。”

  这话也适用于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脱胎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只能像傻二头上的辫子,被历史甩开。寒食节没与时俱进,就被淘汰了。七夕节,与时俱进,变身为中国情人节,现在就很红火。

  这里值得多想一步的是,七夕节能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更诉诸情感,爱情是跨越时空的,没有城市生活和农耕生活的隔阂。哲学上讲,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此外,像重阳节的尊老敬老内涵、春节的亲情团圆内涵,都有情感的共通性,只要找到合适的物质存在方式,就能过得起来、能过得很热闹。

  而与农业生产更多联系的节日仪式,比如立春时节鞭春牛、小满时节动三车、芒种时节求安苗之类,确实没有可挖掘的新价值,自然就淡化下去,也不足惜。

  总之,也许是杞人忧天了,但是岛叔真心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能走出农耕时代,割去辫子拿起枪,被挖掘出适应现代生活的新价值,被赋予喜闻乐见的新仪式,和洋节一起,为国人的开心事业增砖加瓦。

标签: 传统节日;辫子;洋节;孩子;圣诞节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2/W0201712264301269484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