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从魏祥到邵镇炜,关爱残障学生还需“重心前移”

来源:光明网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12月30日 11:31:50

更多

该花钱的要花钱、该用心的要用心,唯有将关爱残障学生工作“重心前移”,使其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能和谐融入学校生活中,更多的“魏祥和邵镇炜”们,才不至于非要考个好成绩才能赢得尊重和善待。

  原标题:从魏祥到邵镇炜,关爱残障学生还需“重心前移”

u=2109743180,553609855&fm=27&gp=0.jpg

  辽宁省将加大财政投入,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12月26日,辽宁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辽宁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全面实施残疾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

  比之于口惠而实不至的花式“关爱宣言”,地方财政慷慨埋单“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之举。不少残障学生往往身处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的家境之中,他们不是天生的“励志哥”“励志姐”;制度与社会的赋能,才是他们重拾信念与信心的重要保障。

  2017年有关残障高考生的新闻中,有两个名字叫人心生温暖:一是考上清华的甘肃定西残疾考生魏祥。一篇《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的微信文章,换得清华大学“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温情回应,此事一度成为高校人性之举中的美谈。二是考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轮椅少年”邵镇炜。2017年高考,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杭电计算机专业录取;为了让邵镇炜能够顺利安心学习生活,该校同学自发组成了61人的“后勤粉丝团”给他“保驾护航”。校方的善举,同学的爱心,构筑起保障残障学生自由与权益的铜墙铁壁。这些制度之外的“加法”,洋溢着厚实的人本温情。

  事实上,自2014年盲人考生李金生“破冰”普通高考以来,中国高校里的残障学生数量渐多。这是人权的进步,亦是法治的进步。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此外,中国早已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根据规定,基于残疾的歧视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视,涵括拒绝提供合理便利。正是基于以上法理逻辑,教育部等还联合印发过《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中国的大学应进行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残障学生权益的保护目前依然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高校关注得多、基础教育关照得少。尽量保障这些孩子接受无差别的教育,是促使其更好社会化并融入时代的最优路径,但遗憾的是,面对残障学生,不少中小学仍习惯于举起“拒绝入学”的大旗。二是考好了的各个锦上添花,没考好的无人雪中送炭。从魏祥到邵镇炜,关心固然叫人动容,但更多不具名的残障学生,可能成绩未尽人意。他们在世俗的价值考量中,又能获得多少关爱与照顾呢?显然,普通残障学生的权益、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残障学生的权益,需要制度给出靠谱的慰藉。

  该花钱的要花钱、该用心的要用心,唯有将关爱残障学生工作“重心前移”,使其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能和谐融入学校生活中,更多的“魏祥和邵镇炜”们,才不至于非要考个好成绩才能赢得尊重和善待。

标签: 残障学生;残疾学生;辽宁省;特殊教育;学生;关爱;高考;保障机制;高中阶段;权益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2/W0201712303458842973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