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丨有韧性的家园在废墟中拔地而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天潘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10日 11:31:31
以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的那句经典名言收尾:“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的。”
原标题:有韧性的家园在废墟中拔地而起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制定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重建目标。如今,10年过去了。灾区及其灾民怎么样了?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前不久,笔者受邀到访了雅安芦山、绵竹市(汶川地震中十个极重灾区之一)等地,考察了震区的灾后重建、民众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实施等情况,看到了在废墟中生长出来的新面貌、新生活。从震后到振兴,灾区犹如凤凰涅槃一般,焕发出新的生机。
回顾这10年,中国也在这个“震痛”中不断成长,尤其是在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民间社会发育成熟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谁也不能否认,汶川地震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笔者在灾区走访中发现,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安全保障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立了高标准的防灾减灾体系,而且像操场、篮球场等公共场所都被改造成兼具避难避险功能,以备应急使用。在基础硬件之外,还注意防灾救灾知识普及,如围绕着应急管理做了很多演练,支持当地居民组建民间救援队,等等。
在一些学校、社区,师生和民众经常组织大小类型的地震逃生演练。学生和公众基本能够做到在地震发生后的5分钟以内,有组织地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人人具有减灾意识、家家具有抗震能力的韧性家园(Resilience Homeland)在废墟中拔地而起,让居民及其生活的环境具备应对灾害的能力及灾后快速恢复能力。
这些都是国际最前沿的“重建得更好”的理念在中国的实践。2015年3月,联合国在仙台召开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该框架的第四项优先行动领域是:加强有助于高效响应的备灾工作,在恢复、复原和重建中致力于“重建得更好”(Built Bake Better,简称BBB)。
BBB的国际定义是通过恢复、复原和重建阶段,使灾前的脆弱性不再出现,把减轻灾害风险等减灾理念纳入开发方法中,使得国家和社区具备抗灾能力(韧性),同时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公民的成熟与社会力量的崛起也可圈可点。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民众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参与灾区救援、爱心捐赠、安置重建的志愿者,以及专业的社会服务人士,共同构成了最具行动力和责任心的公民。由此,2008年成为公认的“中国公益元年”。
汶川地震之后,无数的社会组织崛起,成为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补充。笔者查阅了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9日,全国社会组织总数约为81.5万个,其中县级的组织数量占总数的41.2%,市级占比29.7%,县市级合计占比高达70.9%。县市级层面的社会组织越多,意味着社会力量的下沉,从事一线、扎根基层、本土化的组织越多,更说明中国民间社会活跃度在真正发展壮大。
汶川地震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让中国更具有“韧性”。随着全世界都进入了“风险社会”,各种灾难风险需要全人类时刻面对、时刻准备。灾害应对和治理政策的发展,其实也是国家社会公共治理的发展完善过程。
以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的那句经典名言收尾:“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的。”
标签: 凤凰涅槃;废墟;社会力量;灾害风险;灾区;BBB;防灾减灾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设施;世界减灾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