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热议丨凌晨3点不回家 请给辛苦者以温柔的掌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钟的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31日 08:58:12

更多

总有一些目标,需要创业者快马加鞭;总有一些竞争,需要参赛者拿出追逐的决心与毅力。

  原标题:凌晨3点不回家 请给辛苦者以温柔的掌声

timg (7).jpg

  你见过凌晨3点的北京吗?最近,一篇热文引发网友共鸣。文章里说:“这个社会对年轻人挺苛刻的,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文章并没有为所有的加班背书。追求梦想应当以健康为前提,加班需要适可而止,这是常识,也是该热文的启示之一。现实中,一些加班是徒劳无功的。工作效率不够,就拿加班来凑,某些企业的“加班文化”,满足的是管理者的控制欲,消耗的是劳动者的青春与自由。

  但是,否认所有加班的意义和价值,也难免太轻飘飘了。一些职场人士加班到凌晨,确实是都市生活的客观样态。他们有的可能为突击完成项目“冲一把”,有的可能为履行一份责任而减少休息时间,也有的因为行业性质常年在夜间工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运转模式。现代城市形成以后,24小时运转的都市社会逐渐成为常态。城市的运转,只存在高峰和低谷的区别,不存在也不能有完全停止的状态。为了你安稳地休息,很多人要坚守岗位;为了你更好地生活,更多人要挑灯夜战。

  举个例子说,网购普及之后,前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上午收货,极大地便利了没时间到实体店购物的城市居民。随便点开一张订单的物流记录,不难想象为提供这份便利,在夜间通宵达旦劳作的人们。他们可能是物流员工,可能是技术维护人员。总之,你的轻松来源于别人的付出。

  很多人会说,工作永远都做不完,为什么要把明天的工作拿到今天提前完成?的确,按部就班,朝九晚五,对大多数工作来说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须的。“速成”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揠苗助长,结果得不偿失。然而,总有一些目标,需要创业者快马加鞭;总有一些竞争,需要参赛者拿出追逐的决心与毅力。

  大家都很羡慕一些工作福利高、休息时间多的发达国家。拿德国来说,在一份网上流传的工作时长国家排行榜上,德国人以每天工作6小时的时长位居榜尾。休息时间长,对应的是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高度的机械化生产,再看看德国经济在欧洲一枝独秀的表现,这显然是一份让德国人引以为豪的成绩单。

  看到德国人今天的幸福,但也不能忽略一段“拼命三郎”的历史。“二战”以后,面临战争的废墟,享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美誉的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后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劳动者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955年,西德男子平均每周工作时间长达50小时。德国在短时间内超越英、法两国,离不开这段“全民加班”的岁月。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选择什么事业,从事怎么样的工作,都应该是个人自由意志的选择。你不认同拼命竞争,追求“佛系生活”,大可选择一份工作节奏慢的工作,没有人可以绑架你干一份不开心的工作。然而,一个社会要时刻充满进步的动力,总需要一批保持冲劲和干劲的拼搏者。正是这样的人带领社会创新,引领时代进步,为国家前行的每一步铺路。

  凌晨3点不回家,为的是自己更好的生活,为的是更多人能好好休息,也是为了将来少一点“成年人的世界”“对年轻人的苛刻”。所以,不要嘲笑加班者,也不必一味对“加班文化”嗤之以鼻。每一个在岗位上扎实奋斗的劳动者,都有资格获得温柔的掌声鼓励。


标签: 工作效率;德国人;加班文化;劳动者;联邦德国总理;社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环境;年轻人;国家排行榜;城市居民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5/W0201805313081689294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