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异化的师生关系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潘如龙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02日 08:26:00
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培养机制,引导规范健康的师生关系。显然,张建雨与李鹏之间已非纯粹的师生关系。那么,该如何走出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呢?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李鹏在其导师张建雨参股的化工厂内遇安全事故死亡,引发舆论关注。面对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导师与学生究竟该建立怎样一种关系?
日前,上海安监部门表示,经初步调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副教授张建雨。5月23日上午,张建雨和他的学生李鹏携带危险物品,至该公司违法违规“试验”。当天下午发生事故。华东理工大学对媒体表示,除学校允许外,禁止教师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教师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
据报道,张建雨很少在学业上给予研究生指导,却经常让李鹏去他的公司干活。显然,张建雨与李鹏之间已非纯粹的师生关系。刚入学时,李鹏称张建雨“导师”,后来慢慢地改叫“老板”。
这种导师成为“老板”的现象并非孤例。近来,常有师生关系异化的新闻曝出。那么,该如何走出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呢?
高校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从培养模式上讲,有点像师傅带徒弟;从感情上讲,绝大多数情况下,亲如家人。但是,如果学生不幸遇到“奇葩”,就需要学校为他们规划一条可行的出路,需要学科指导委员会和导师团队的帮助。
在现行培养体制下,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论文答辩及毕业举足轻重。据报道,张建雨可能为着自己的工厂考虑,阻挠李鹏发表论文,这让李鹏很无奈,但又不敢得罪导师——“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承受是一种选择”。
如果李鹏所在的能源化工系有学科指导委员会、导师团队,可以让他反映情况并更换毕业导师,相信李鹏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单独执行“试验”了。可能在他看来,为了发表论文,除了屈从导师,别无他途。
相较之下,5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在校园论坛上发帖揭露欺凌学生的教授,次日,学校即成立调查组着手调查,暂停当事人上课和招收研究生。正是由于该校有换导师的机制,才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去揭露。
在美国,研究生教育注重集体培养和个人指导相结合。研究生入学后一般有一个指导教师或咨询教师,此外还要组织一个通常由4至6人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在很多大学,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寻找合适导师,指导委员会人选常常也是由学生向导师提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老师的基本职责依然没变。研究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培养学生。学校则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培养机制,引导规范健康的师生关系。
标签: 导师;师生关系;研究生;培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