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万科之争”这一课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蒋卫阳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29日 08:38:00
现在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变动,如何处理好企业自身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如何在当下风起云涌企业并购中,给业界树立一个国有资本透明、规范的典范样本?这些对华润来说,都是必答的考题。
万科股权之争大戏正一步步接近明朗化,不过即便当剧终的灯光亮起,我相信还会有不少人不愿离席散去。因为,这毕竟不是在观看一部悬念叠出、场面宏阔的商战大片,其中相关方的命运激荡、胜出与落败,并非你我身外之事,而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向,演绎了改革的法治化进程,而这一切都关系着普通人的切身利益。
以此来观万科股权之争的最终走向,我们内心难免会有一种遗憾。那就是万科由于当初在公司制度设计上的一些特殊性,带来股权的相对分散,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以王石代表的优秀经理人难逃资本驱逐的宿命?在制度设计上,我们是否还有可改进的空间,来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交易,让资本更好地发挥其汰劣选优的功能?须知,在当前资本市场上,还有格力等著名企业与万科有着类似的股权结构。
应该看到,宝能系入股万科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在保险市场改革进一步推进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自2014年12月以来,保监会连续推出支持实体经济的多项政策,包括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等。
宝能系险资应时而动,客观上也是保险业发展的需要。2015年国内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12.3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增长21.66%,保险资金急需扩大运作领域,以更好求得自身发展、服务社会;而对资本市场来说,保险资金的进入则提供了资源配置新的可能。因此,从根本上说,宝能系险资的活跃有其时代的合理性。问题是,在新事物、新现象出现的同时,我们的监管和制度供给是否跟得上市场的现实需求?能否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
此次宝能系对万科股权之争,从开始到现在都有专家提出其资金来源合法性问题,有关方面也曾数次作过说明。如2015年12月23日晚间,针对坊间“宝能系资金来自浙商银行”的说法,浙商银行就公开回应称,浙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认购华福证券资管计划132.9亿元作为优先方,仅用于钜盛华整合收购非上市金融股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也不作为其他资管计划的劣后资金。同年12月15日,保监会出台《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后不几日,宝能系钜盛华以一纸回函首次披露了其90亿元举牌万科的详情,认为自己增持万科股权的资金来源合法,并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形。
即便如此,像万科股权之争这样涉及重大资产并购,在信息披露方面离市场需要和包括广大中小股东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较大距离。人们希望政府有关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在相关信息披露、市场监督等方面,将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密一些。据悉,在参加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间隙,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谈到近期险资举牌房地产公司时就提到,前段时间有很多媒体对险资举牌万科事件做了报道,部分险资对房地产企业举牌,保监会要求相关险资要做好信披,包括资金来自哪里,举牌目的是啥等。
另一方面,在获得第二大股东华润支持“狙击”深铁进入,占尽资本优势的情况下,宝能系钜盛华和前海人寿提请临时股东大会罢免万科现有管理层的做法是否理性?会不会造成万科这家全球最大房地产公司的经营业绩波动?这些都值得充分关注。
在此过程中,身为国有资本经营者的华润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过去数十年中,来自华润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万科的崛起;现在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变动,如何处理好企业自身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如何在当下风起云涌企业并购中,给业界树立一个国有资本透明、规范的典范样本?这些对华润来说,都是必答的考题。
标签: 股权;保监会;华润;浙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