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杀猪车”的 板子该打谁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玉宝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20日 07:39:38

更多

看似是“杀猪车”给西湖抹了黑,但谁养肥了他们的胆儿,值得反思。平心而论,宰客司机在出租车司机群体中虽是少数,但其行为令人厌恶。再进一步说,抹黑这座城市的黑手,仅仅是这些司机吗?

  西湖景区的“杀猪车”(指出租车司机在景区拒载、挑客、加价),再度引发关注。有人把目光放到那些本是弱势群体的司机身上,颇有点“恨铁不成钢”。还有人提倡应该让“从业人员本土化”,“避免外省籍司机同行同乡聚居一地”。

  平心而论,宰客司机在出租车司机群体中虽是少数,但其行为令人厌恶。每个行业的文明程度,确与从业主体自身素质有关。不同司机的职业道德有高低,这必然会给行业风气带来不同影响。宰客司机,第一个就要为抹黑现象负责。

  但是,我们不能撇开社会存在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确认司机本身的责任,与界定最应该担责的主体,是两个问题。出租车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公共行业。从总体上讲,笔者反对在总结这一现象时,简单地将棒子打到每个司机个人头上。

  笔者以为,在公共管理领域,凡是出现问题的地方,多半也是存在监管漏洞的地方。那些宰客司机的猖狂,恰恰映射了监管者的无所作为乃至姑息放纵。在处理具体个案之后,最应该追问的恰恰是:监管者,你们干嘛去了?

  笔者以为,杭州的出租车监管者对这一常年存在、抹黑杭州的“脓疮”现象,难逃其咎。即便在网约车最红火的时候,西湖景区包括车站的“杀猪车”也从未绝迹。年复一年,“杀猪车”就在那里,难道监管者的“火眼金睛”,需要记者暗访一下才突然明亮起来?一个连不需要有太多景区打车经历的普通民众都会碰到的“杀猪车”现象,你如果一定要说监管者事先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信的。

  那么,监管者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却不向虎山行?监管者包括两个角色,一是执法者,二是出租车运营公司。

  对执法者而言,一者缺乏长效机制,二者缺乏监管压力。街头偶然性宰客,取证确有难度。但西湖边如此成规模的宰客现象,还要说难以查处,恐怕说不过去。窃以为,与其说难于查,还不如说懒得查。比如,现在运管部门提出,在景区重要地段设立集中上车点和视频监控来解决监管问题。这个办法,应该有效。问题是,早干嘛去了?

  君不见,多年来,解决“杀猪车”现象,是舆论推一把、监管动一步,舆论不推、监管不动。前些年,香港知名传媒人邱震海的一条微博推了一把。这一次,记者的暗访又推了一把。但问题是,时过境迁,会一切照旧吗?如果监管者的惰性不除,笔者对此是不乐观的。此中的关键,是监管本身长效化,不搞脉冲性整治,踏踏实实完善制度,持之以恒严格执行。

  再说出租车运营公司。其实,如果公司方祭出严厉惩戒手段,解决“杀猪车”则容易得多。但当前垄断经营体制下,出租车公司会认真对待此事吗?管则增加成本却不会增加收入,但不管则免去成本收入亦不少。由此,公司方的选择,可想而知。而要增强公司方的管理压力,除了市场竞争大门放开,又要看执法者敢不敢、舍不舍得从外部对出租车公司施以重压,完善劣质公司的淘汰机制。

  看似“杀猪车”给这座城市抹了黑,但谁养肥了他们的胆儿,值得反思。再进一步说,抹黑这座城市的黑手,仅仅是这些司机吗?恐怕未必!

标签: 监管者;司机;宰客;猪车;出租车公司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