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让“双11”成为创新契机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盛玉雷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1月11日 08:24:17

更多

我们希望,一个健康而进步的“双11”,以及它所代表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升级,能让每一个消费者受益。

  我们希望,一个健康而进步的“双11”,以及它所代表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升级,能让每一个消费者受益

  电商枕戈待旦,紧盯着雪花般的订单;零点刚过,不少消费者迅速启动,比拼手速和网速;快递开足马力,快马加鞭不舍昼夜……“双11”的到来,让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沸腾不已。

  从2009年11月11日首次开启促销活动以来,“双11”从一个别具创意的销售噱头,演变成一场媲美“圣诞狂欢”的全球知名消费盛典。仅阿里巴巴一家,交易规模就从单日的5200万元,飙升到去年的912.17亿元,今年冲破百亿元仅用时6分58秒。华丽的数字,既是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真实写照,也是观察中国消费趋势的微观窗口。

  8年的时间里,“双11”的品牌效应经久不衰,变化也显而易见。从“满额减”的大幅折扣,到爆款经典的走红,传统的促销模式依然大受欢迎;从预付折扣,到各种秒杀、裂变红包,新的手段也层出不穷。相对于销售环节的推陈出新,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上的变化更让人欣喜。虚拟现实购物商场的出现,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双11”晚会盛宴,越发模糊了消费与娱乐的界限;线下体验店的铺设,让传统零售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跨境电商的涌入,让“海淘”变得轻而易举;从“下周见”到“当日达”,便捷的物流让包裹不耽搁在路上……如果说,诞生伊始的“双11”只是几家电商自娱自乐的促销手段,那么如今的“双11”,俨然已经成为全民参与、企业创新的发展契机。

  毫无疑问,这些进步,既是消费者品质消费的体现,更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结果。“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数字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的重要作用。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仅2015年一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超过20万亿元……正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数字经济得以站稳时代潮头,“双11”才能够引领消费升级,共同擘画中国经济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双11”傲人的交易成绩,也并不能掩饰其中的乱象。据统计,去年“双11”期间,失信案例数量同比增加57.49%;今年5月以来,假冒伪劣、虚标原价、刷单“炒信”现象频发,网络购物举报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超过1200%。触目惊心的数字,困扰着屏幕前消费者的选择,也消解了数字经济扬帆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包括“6·18”“双11”等在内的重要促销节点进行规范,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均对电商促销行为进行了制约。与此同时,有关企业自律和信用建设的倡议也正在落实,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购物环境,也是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或许,一个沸腾的夜晚,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但我们希望,一个健康而进步的“双11”,以及它所代表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升级,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里能让每一个消费者受益。

标签: 数字经济;中国经济;消费方式;消费理念;折扣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