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夕令朝改,如此应急令人着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铁永功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2月02日 16:19:25
在红色预警的天气条件下,中小学到底应不应该停课?如何评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此次石家庄“停课令事件”暴露出的对应急预案解读口径不一问题,我更愿意看作是第一次启动红色预警,还缺乏经验。
在红色预警的天气条件下,中小学到底应不应该停课?如何评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该遵照哪个意见执行?
12月的第一天,家有中小学生的石家庄家长,感受了什么是“夕令朝改”。11月30日晚上10时许,石家庄教育局在官网发布,因市政府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Ⅰ级)应急响应,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这一消息通过各媒体和校讯通等渠道,被广泛传播。但4个小时后,官网消息改成了正常上课,很多正准备安排孩子日程的家长,一早收到了“以此为准”紧急通知。
时隔4个小时,空气污染应急响应的等级没变,为什么家长收到的停课与否的通知却截然相反?最可能的解释是,各部门对应急响应办法的理解不同,事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应该以谁的说法为准?
针对市民的不解,石家庄市教育局称,通知变化是按照市政府应急办要求做出的,他们也是半夜两点多才接到通知。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则称,这事应该询问大气办。大气办工作人员则回应,“不清楚情况,领导正在开会”。下命令时半夜鸡叫,说改就改,找人解释时却踢起了皮球。被折腾一圈的市民和家长,在接下来的雾霾天里恐怕更加气闷。
是否停课,看似只与学生有关,实则牵涉甚广,影响很大。有的家长可能已经给孩子安排了别的活动,还有的双职工需要请人帮忙代看,停课令一改,不知多少家庭要跟着“捉急”。当然,为了孩子,折腾一下也没什么,不停课再送去学校就是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在红色预警的天气条件下,中小学到底应不应该停课?如何评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该遵照哪个意见执行?
也就是说,停课令说改就改,不仅是折腾家长和孩子的问题,更关系到应急响应的科学性和执行情况。制定应急响应办法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没有科学依据?应急启动是否建立在科学监测预报基础上?各部门有没有联合行动、协调一致?这些问题,比是否停课重要得多。
作为10月1日以来北方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治理刚被环保部点名,要求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该启动预警就要启动预警,该关闭停产就要关闭停产。此次提前发布红色应急响应,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和整改措施。据了解,这是自有应急响应办法以来,石家庄首次启动红色预警。
该预警的预警,该关停的关停,体现了治理的决心和进步。在重污染面前,采取限行、停课等措施,会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但只要这些措施科学有据,为市民的健康和安全着想,就能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但是,应急预案必须建立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真正找准污染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急预案不能做样子,只满足于有就行,而应该是可执行文件,该启动时就要及时“足额”启动,同时各部门要统一行动、真抓落实。
此次石家庄“停课令事件”暴露出的对应急预案解读口径不一问题,我更愿意看作是第一次启动红色预警,还缺乏经验。对此,应急部门应及时做出说明,统一执行标准,不要因此损害了行政公信力,让人怀疑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落实力度。
标签: 停课;应急预案;红色预警;空气污染;家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