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丨切实加强高校思政工作 打造勇立潮头的后备军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徐旭东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13日 07:13:11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高校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高校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定决心,干在实处,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中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国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丰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新离不开教育发达、知识积累、思想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前提和条件。
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也惟有如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严而又实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高校领导要与师生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教学工作,要亲自讲思想政治课,摸清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找到改进方法和途径。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层工作,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出政策的主导作用、院系党委强化保证监督发挥主体作用、党支部主动发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党员把自己融进去发挥主人翁作用,形成具体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走在前列,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育要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生健康成长上,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拥有灿烂的人生,也让国家拥有光明的未来。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育人为先。这些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有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出现“教学成了良心活,科研才是硬杠杆”的现象;有的高校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出现几堂思政课抵不上一个微信段子,碰到问题不问老师问“度娘”,遇到困难不在班组讲而在微信朋友圈求安慰的现象等。为此,要坚定高校的根本使命职责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要抓好道德人品教育,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同时,也要健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分类管理,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各展其才,使高校的各项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来展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人才质量标准。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强化质量意识,制定专业质量标准,肩负起抓质量的责任。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才会形成世界一流的学科。要创设好的校风和学风。好的校风和学风基础在学校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要让学生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想,进而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明确信心,勇立潮头,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勇于创新、敢于争先,这是蕴藏在浙江人民血脉中最深层的禀赋,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最生动的写照。我省历届省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省委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亲自抓。2005年起,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省委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形成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浙江样板。
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要立足师生主体。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欲事立,须是心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传之人受之人,也即老师和学生。要加强师德建设,改进评价激励体系,引导和激励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要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更加重视因材施教,真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贴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要发挥渠道作用。不断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走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推进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成果评价体系,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这部鲜活教材。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强化各类阵地建设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展现“勇立潮头”的标杆风范。
[作者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长]
标签: 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学生;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工作;社会主义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