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浙江百村故事①丨江南廉正第一家——浦江郑宅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洪国荣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09日 14:19:43

更多

  郑宅村隶属于浦江县郑宅镇,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5700余人,为浦江郑姓的主要聚居地。自北宋以来,郑氏族人同居、共财、聚食达1500年之久。明太祖朱元璋敕封为“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

1.jpg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曾召见郑氏义门家长郑濂,询问他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家族。郑濂回答说,谨守祖宗成法。他把郑氏家规呈给皇帝阅读。太祖看完后,对左右的人说:“普通人家谨守家规成法,尚且能够维持家族长远,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从《郑氏规范》到《郑氏家仪》,郑氏家族从制度和礼仪上严密设计了族人一生的礼教课程表。郑氏义门之所以成为“江南廉正第一家”全在于此。自宋至清,郑氏义门共入仕374人,从无一人因贪腐去职或受罚。相反还出现了许多以清正廉明著称的族人。这里讲的是郑榦拒蟒倡廉的故事。

2.jpg

  郑榦(1343-1425),字叔恭。永乐元年(1403),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广东、闽南等地,安抚军民。

  那是他刚到闵地上任时的事情,一天,他正在衙中理事,忽报当地父老求见,抬着一条五丈有余的蟒蛇向他献礼。郑榦到此不久,尚不知当地习俗,婉言谢绝。送礼者见他不肯收受,不敢多言,只好退下。

  过了三天,送礼者又来求见,此次抬来的蟒蛇有六丈之长。郑榦见了,不胜诧异,又命退回,并沉声道:“本官绝不妄取民间丝毫财物,不管你们送何礼物,本官绝不会接受。你们若是不听劝告,继续胡闹,本官定当重重责罚,绝不宽恕!”送礼的人见他生气了,只得垂头丧气地把蟒蛇抬出大堂。

3.jpg

  过了几天,送礼的人又来了,这次抬来的是一条七丈多长的蟒蛇。送礼的人进来后,先当堂跪下,流泪哀求道:“大人开恩,小民为捕巨蟒献于大人,组织四邻八村的乡亲,在深山密林中整整搜了几天几夜,幸而老天见怜,托大人的福,千辛万苦方得此蟒。大人若还嫌此蟒太小,小民再也无能为力了,情愿听凭大人处置。”

  郑榦愕然道:“此话从何说起?我至今尚不明白,你们因何要向本官献蛇,为何屡次不听本官之命呢?”一个老者颤巍巍地上前回禀道:“大人,本地习俗,凡新官上任,须献蟒蛇一条,聊表小民恭敬之意,这已成惯例。前两次小民向大人献蟒,大人不收,小民以为大人嫌小,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从深山中捕得这条罕见巨蟒,万望大人格外开恩,收下此蟒,不加小民之罪。”说罢,痛哭流涕,叩头不止。

  4.jpg

郑氏宗祠

  郑榦听了老人的哭诉,忙下堂扶起下跪乡民,和颜悦色地道:“本官初到闽南,不晓本地风俗,枉自连累你们费尽周折,实在有愧。”遂命差役收下巨蟒,拿出五十两纹银相酬。乡民哪里肯收,苦苦推辞。郑榦沉下脸道:“你们若不收钱,我绝不收受你们的礼物,请把蟒蛇抬回。”送礼的乡民不敢再推辞,只得收了银子,称颂叩谢一番,欢天喜地回去。

  当晚,郑榦独坐灯下,想着家规祖训,想着乡人三次献蟒的情景,心情格外沉重。于是,援笔在手,铺纸毅然写道:“献蟒习俗,实乃贪官敛财勾当,深为不齿,今后予以取缔。官吏中倘有贪污受贿等卑污勾当者,严惩不贷,凡举报官吏贪弊情事者即赏!”第二天一早,郑榦就命差役将布告贴于大街小巷。从此,闽地各县摒绝了向新来官员送蟒的习俗,官场风气也大为好转。

标签: 蟒蛇;巨蟒;大人;家规;送礼;习俗;明太祖朱元璋;家族;闽南;勾当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3/W0201703095077945279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