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有效治堵 杭州凭什么

来源:浙江在线评论员
作者:潘如龙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12日 07:56:05

更多

治堵是“关键小事”,是民生大事,是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杭州的有效治堵是全省治堵工作的缩影,几年的奋战使“城市肠梗阻”有所缓解,但根治顽疾仍需努力。

  日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曾一度非常拥堵的杭州,拥堵指数已大大下降,成为全国治堵典范。曾几何时,杭州城之堵令人印象深刻,但自2012年全省吹响治堵集结号,经过4年多不懈努力,杭州已初尝战果。

  随着汽车历史性地进入家庭,很多城市进入拥堵模式。2012年,浙江成立专门机构,正式启动城市治堵工程,治堵攻坚战由此在全省各地轰轰烈烈展开。这次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说明,杭州在这场大战中拔得头筹。

  1.jpg

  治堵需要大视野、大投入,建设城市道路骨干网。杭州的主城像蜂腰,西部像蜂的头尾,中间隔着西湖和连绵群山。去年8月紫之隧道的开通,一下子将城西和之江、滨江连接了起来,与城北的留石高架、城东的秋石高架、城南的彩虹快速路等一起构成了主城大动脉。先后开通的紫金港隧道、余杭塘路二期、环城北路地下通道等,也打通了节点,完善了路网。“三纵五横”快速路网的建成,为杭州交通状况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G20杭州峰会的东风,让杭州市的108个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建设整治,成为杭州治堵的分水岭,2016年下半年拥堵指数比上半年下降13%。当然,拥堵情况的好转也跟杭州城市布局优化、地铁的开通、交通管理的加强密不可分,不断优化公交车道使用方案也是交通管理的生动实践。

  事实上,杭州道路交通的好转,人们平常开车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尽管如此,同上海、深圳相比,同新加坡、我国香港相比,杭州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亟待进一步开源、挖潜。

  持续开源,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加大公共交通供给,是解决拥堵的根本出路。道路建设永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脚步,地铁的快捷、准时、高频及长距离运送能力,可较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出行需要。杭州地铁建设起步较早,最近几年加快了步伐,地铁三期规划不久前获批,完善的轨道交通网将在几年后形成。

  发展智慧交通,挖掘道路使用潜力。开车在人行道前等红灯时,道上却没有一个行人通过,类似情况常会遇到。香港运输署会持续调查每个路口高峰期通行车辆数,以及每个灯次放行的车辆数,以此作为设置红绿灯时长的依据。借鉴这一做法,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控制,根据实际道路交通情况及时调整各红绿灯时长,以提升道路交通效率。应运而生的 “杭州城市大脑”令人期待,希望尽快来到我们的身边。

  此外,加强交通管理也能有效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杭州的“车让人”开全国风气之先,就是一个交通管理的成功典型。但管理永无止境,随着技术的进步,借助电子警察等信息手段,加大行车管理力度,促进规范行车、文明行车,亦可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治堵是“关键小事”,是民生大事,是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杭州的“典范”是全省治堵工作的缩影,几年的奋战使“城市肠梗阻”有所缓解,但根治顽疾仍需努力。

标签: 杭州;交通管理;权威机构;红绿灯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1/W02017011225999635527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