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赛】“全民阅读”并非“扁平阅读”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郎芊紫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4月24日 16:28:10
“全民阅读”应该在时代土壤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作为一个持续的方向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每一步。
数百年前的4月23日乃莎翁诞辰。这个已被历史磨得厚重的文化符号,既给予了纪念日一种回溯价值,又以严正的姿态反诘当今数字化语境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无论是“世界读书日”还是“全民阅读”,这般的人为设定更像是信息化时代的自我补救,其中的残酷在于它无力支撑其欲想弥补的人文性,反而将之推进更为遥远的理想境地。如果说仅诟病时代是一种相对封闭和偏颇的理念,那么今人更应着力于构建时代特征与人文阅读的一种平衡架构。
日前,亚马逊中国连续第五年发布“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指出中国全民阅读氛围浓厚,阅读纸质书同时阅读电子书是主流。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国民整体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移动端阅读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阅读变革,但它并非冲淡当今阅读性的本质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当今媒介多元化,纸媒在人们的阅读习性上仍占守着由历史支撑的权威地位。从这个角度讲,电子媒介似乎背负着信息混乱和碎片化的罪责。然而,在对问题的进一步透视中,笔者认为,这种相对年轻的媒介本身似乎在现今并不具备整合、输出、呈现信息的清晰而成熟的结构。而在信息的接收者中,大部分的人也无意优化针对新媒介而言的信息检索和吸收能力。
两者的结构缺失使之无法建立平衡的相关联系。阅读者更像是处在“结构缺失”的隔离带中,便很难进行高质量的“深入阅读”。
就此而言,“全民阅读”不仅是一项政策下的美好愿景,也不应只是个人的精神获益活动,而应该是多方主体的合力点。它可以牵涉互联网、出版、教育等多个领域,使相关人员以更综合性和内化的思维去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载体。相对应地,人们见之于时代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知识能力的变革可能是突破阅读瓶颈的重要一步。在这中间,紧密联系媒介和个体的阅读体验是核心环节。愉悦而持续的阅读体验始终是最有效的阅读驱动力。
不过,当我们在讨论阅读媒介和人的磨合时,更应主动去建立一种坚实的阅读信仰,即深知阅读的意义。无论面对何种媒介,有益的知识输入对人生的增值是不容置喙的,它贯穿于人的内省、反馈与重构的每一个过程中,是超越物质意义的精神之力。
“全民阅读”应该在时代土壤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作为一个持续的方向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每一步。在此前提下,这样的“全民阅读”才能不再扁平化,而被赋予更具体的时代意义,成为真正可以希冀的时代愿景。【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学生】
标签: 媒介;结构缺失;人文素养;文化符号;纪念日;本质因素;电子媒介;核心环节;理想境地;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