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号丨西湖大学征集标识,给多少钱能够激活灵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02日 23:21:18
除了侵权,似乎没有更多的行为可以视作践踏设计价值了。如果有,那应该是只讲钱。
西湖大学建设全面提速,“西湖大学形象标识征集活动”也已正式启动。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对外宣布,获奖作品最高可获10000元人民币奖金。
有设计师反复数完4个0,怀疑说,“主办方是不是马虎,少打了一两个零?”。业界有人表达的预期是,像西湖大学这种全球最高科技的学校,应该是“10000元比特币”。因此,对于这个奖金设置,有人批评主办方对设计不重视,有设计师表示“懒得打开电脑”。更有知名人士呼吁“设计界应该抵制这种践踏设计价值的行为,设计师不去应征,评委拒绝评审”。
从筹办建校到今天,关注度“严重”居高不下的西湖大学,这项征集活动同样招致不同的声音,也属正常。实际上,受众在这条新闻的留言中,赞美、支持的,其实占了绝大多数。主办方即便不回应,不看重奖金而看重参与、看重作品,一旦被这所立志“比肩国际一流”的大学选用而倍感成就满满的设计者,也会蜂拥而来。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不是价值不同,而是价值观不同。
但是主办方还是很敬畏地回应了,解释称,此次征集的是西湖大学标识的创意,并非全套视觉识别系统,而且征集面向的是所有民众,并非只针对专业的设计团队。入选作品还将请专业设计团队开发和优化。
其实主办方征集活动启动时,有过这么一段表述:“我们期待,一闪而过的灵感,会像琥珀一样,定格成一所全新大学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独一无二的标志。”这应该可以视作主办方更看重大众参与、灵感闪现、质朴定格的设计追求,而非常人认知的重奖之下必有杰作。
西湖大学背后有庞大的财团支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理论上不缺钱。但从办一所全球影响力科技学校的追求来看,也没一个叫做“钱足够”的标准存在。大方点,10000元征集形象标识,后面加1个、2个0,西湖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减1个0,理解、支持、参与的人群同样少不了多少。甚至放眼全球,即便分文不奖,以作品被这所具有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的民办大学选中为荣、为豪的,也会一抓一大把。
当年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校徽,便是如此。“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要多么复杂,只需要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这是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鲁迅时的一番话。这与西湖大学标识设计标准之所述,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希望它是抽象符号与现实形象、直观美感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仅能体现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还易于中外人士理解。
据说1917年8月7日,鲁迅把设计作品亲自送到蔡元培手里、请他百忙之中抽时间审阅时,“忐忑不安,担心交上去的草案不能过关”。然而如您所知,这个具有“三人成众”意象、“北大肩负重任”寓意、而被刘半农戏称“哭脸校徽”的图案,后来成为北大百年图样。现在的北大校徽虽有修改,但基本元素仍旧沿用鲁迅的设计。
这是100多年的传世佳话。北大因鲁迅的设计为荣,鲁迅以为北大设计校徽为幸。而今时代更新,开机设计开价、灵感一闪变钱,这都不是问题。毕竟尊重创意、尊重设计,也是高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本份之举。因此跟西湖大学谈谈理想、谈谈构想的同时谈谈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西湖大学征集标识时设立10000元奖金的标准一样,主办方很清楚,既是征集,没钱奖励是不能的。但是“一闪而过”的灵感,像琥珀一样能够定格成这所全新大学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独一无二的标志,它的出现,钱不是万能的。这一点,中国的设计师们自己心里也很明白。
非科班出身的鲁迅,设计了被公认为第一枚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徽,其灵感不是来自钱,可能一小半靠的是天赋,一大半靠的是对北京大学历史担当的厚望。
同理,中国的原创设计价格,虽然作者有叫价的权利、有明码的标价,但中国原创设计的价值,靠叫价和标价的一厢情愿,它的增值是有限的。价格不等于价值,设计师们应该懂。如果以为给得钱越多、创作的作品就一定越经典越不朽,这种想法要么是不懂艺术的天真,要么是把创作当作脱离社会责任、脱离激情创造的一门纯手艺活儿。如此,可能正好不是西湖大学想要的作品。
除了侵权,似乎没有更多的行为可以视作践踏设计价值了。如果有,那应该是只讲钱。
标签: 西湖;大学;校徽;作品;设计师;奖金;灵感;形象标识;设计团队;教育基金会